小狐狸娟娟因此極度鬱悶,心情不好,幾乎得了抑鬱症。
那段時間總是長籲短歎,鬱鬱寡歡,顧凡心後來知道原因以後就特別針對狐臭鑽研醫學。
小狐狸娟娟聽說還要開刀動手術,嚇得直炸毛。
功夫不負有心人,後來顧凡心終於煉製出來了一種藥,內服可以產生自然而然的清香,久而久之,狐臭就再也沒有機會出來熏人啦。
鑒於這麼多成功的例子,顧凡心對於信心滿滿。
不過李元寶願不願意接受呢?張敏儀又接受得了嗎?
凡是做的信佛之事、求佛之事、成佛之事,都叫做佛事。
佛說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隻要你能信仰佛所說的成佛方法,依法實行,必將可以成佛。
所以佛事的範圍有狹有廣,所謂“佛法無邊”,就是廣義成佛的方法之多,多得不勝枚舉,例如拜佛、念佛、行善止惡,說佛所說的話,行佛所行的事。
要做到“持一切淨戒,無一淨戒不持;修一切善法,無一善法不修;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
換句話說,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也就是積極地自救,尚要積極地救人。
因為佛教主張成佛要從建立一個完美的人格開始,所以先要勸人不殺人、不偷盜、不犯他人妻女、不欺誑、不酗酒,這與儒家的五常:仁、義、禮、信、智,非常相近。
進一步要使人成為超出於凡夫之上的聖人,佛教所說的聖人,是指解脫了人間種種苦惱的人,例如生與死、老與病等等,這些苦惱解脫以後的境界,便是佛教的目的。
出家人是修持佛法的人,也是弘揚佛法的人;是職業的修行者,也是職業的弘法者。
因他們做的佛事有功於人也有德於己,你供給他們的生活所需,使得他們安心地做佛事,你也就間接地有了功德。
所以佛說出家的僧尼,是眾人的功德福田。本來,出家人的職責,並非專為超度亡靈,甚至可說,出家人要超度的主要對象,是活人而非死人,雖然佛法的修行者,的確重視臨命終時的補救法門。
人,當在出生的時候,就已決定了死亡的命運,所以,生的情景未必可喜,死的情景也未必可哀。
以佛法來說,若不出離生死,都是可憐憫者!
因此,信佛學佛的人,平日所做的佛事,在臨命終時最能得力。
平日修行有素,命終之後,必可出離生死的凡界,往生佛國的淨土。
一般人誤將做佛事,看成專為死鬼而設的儀式。
其實佛法的主要對象是為活人而非死鬼,為亡靈超度,乃是一種補救的辦法,不是佛教的中心工作。
所以,做佛事宜在生前,死了人固然要做佛事,結婚、生產、禳災、袪病、祝壽、謀職、開張、交易、建造、安居、行商等等,也都應該做佛事。
修功積德,行善致福,做佛事豈僅為了度亡而已?
佛法能致現生之福,能致後生之福,能致人天富貴的世間福果,尤其能致福智圓滿的究竟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