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婦女和女孩子在她的無私幫助下,學會了一技之長,然後可以用學習的技術發家致富。
再後來,心胸開闊的馮老師又摒棄了傳統的偏見,教室也對男同誌開放了。
因為她發現有的男同誌也喜歡縫紉、編織和刺繡,所以決定不重女輕男,隻要是前去求學的就一視同仁。
結果又惹人注目起來,就有那些個自認為是正統的人看不慣的謠言四起,蜚短流長,說什麼難聽話的都有。
認為她離經叛道,帶壞了風氣,還讓男女混雜在一個屋裏,不像個正經女人。但是馮老師並沒有被人唾沫星子淹死,而是據理力爭的反唇相譏。
現在社會上提倡男女平等,婦女就是半邊天。女人可以去做男人的工作,同樣的,男人也可以做女人做的工作。
憑什麼有的人覺得女人生來就是幹家務、洗衣做飯帶孩子,男人都應該幹所謂的大事的,為什麼男人就不可以洗衣做飯帶孩子、刺繡、編織、縫紉呢?!
邱政委聽說後,也極力支持。有自己丈夫做後盾支持讚成,漸漸的平息了流言蜚語。
她在帶著孩子的同時,還利用晚上時間刺繡,整整耗時了四年多,繡了一副《清明上河圖》。
後來轟動一時的《清明上河圖》刺繡被外地一個老板看中,出了四萬多想要買下。
因為需要基金創業,馮老師忍痛割愛賣了這副精美絕倫的刺繡,進了幾台機器。
除了農民企業家,馮老師還有一層軍嫂身份,她的丈夫就是邱政委,二十多年來,兩夫妻分居兩地,過著牛郎織女的生活。
但馮老師非常堅強,從來沒有抱怨過。一個人又當爹又當媽的把兩個孩子拉扯大。還要照顧邱政委那並不好伺候的老母親。
在創業的時候,剛開始進了機器回來,機器還沒有組裝,包裝箱裏麵裝的一堆全部都是零零碎碎的零件。
馮老師問了對方廠裏的技術員,如果請人回來安裝機器,組裝費用高達幾百元。
那個時候,幾百元可不是一個小數字。對於剛開始創業者來說,一分錢都恨不得給掰成兩半花。
為了節省下技術員幾百元的組裝費,馮老師硬是憑著驚人的毅力,自己對照著說明書上的步驟,把那台機器一步步組裝起來了!
等後來廠裏來了人參觀,就看到幾台組裝好的機器在那裏歡快的奔跑運作呢!讓幾個人差點就跌破了眼鏡!
原來廠裏麵看看過了兩天馮老師這邊還沒有動靜,索性上門過來服務組裝機器,但是來了才發現自己根本就沒有用武之地!
這個女人簡直就是一個天才!他們忍不住探問她是怎麼做到的?
對於這件事,馮老師的解釋就是:“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隻要你認真去做了,我相信沒有做不好的。”
……
現在兩個孩子都已經大學畢業了,馮老師仍然誨人不倦,繼續矢誌不渝努力挽救和補充改進傳統服飾技術。
對顧凡心這件衣服,落在馮老師眼裏不亞於見到了國寶大熊貓、奇珍異寶般激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