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喜氣洋洋(2 / 2)

都是過日子的人,聞著雪白的大饅頭散發出來的香氣,想到這些東西等會兒都要在地上滾一滾,就覺得糟蹋了糧食。

“再蒸他幾籠子,別摳摳索索,待會兒撒起來人一多就不夠分了!”海誌偉看看笆鬥,這點饅頭根本就不夠用的。

“零錢換好了吧?”最後一個起來的老族長又問兒子。

海誌偉晃晃手裏的布袋子,“爹,放心吧,我都準備好了!”

原來這是農村建房的習俗——撒喜糖丟饅頭撒錢錢的上梁儀式。並且非常隆重。

‘上梁’就是房屋蓋到屋脊,慶賀一番。

在上梁之前,首先要精心選上梁用的原木。再找木匠把原木樹皮給打下來,打磨的光溜溜的。這上梁的圓木就打好了。

上梁木打好後,海誌偉便選定良辰吉日準備上梁。

按傳統習俗,上梁這一天的時辰不能和房主一家任何一個人時辰相衝,否則會產生不利影響。

另外,其他人的生肖如果與上梁的時辰相衝、相克,比如說五行屬金的也要回避。因為迷信的說法是“金克木。”

這個海誌偉還特地打電話問了下海賊王他對象的生辰八字呢。

上梁前幾天,海誌偉提前將一對方孔青銅錢、一雙新紅筷子、五色新布條用紅線捆到一塊香木上。

新房裏裏外外貼上大紅對聯,屋脊的主梁上係上香木,披上大紅布,然後在新房子裏擺酒席。

上梁可以說大有學問。

說白了,建房中的禮儀其實就是一種祈福儀式。

人們舉行這些儀式的主觀願望是祈求房屋永固、生活美滿。

大家都認為,上梁是否順利,不僅關係到房屋的結構是否牢固,還關係到居住者今後是否興旺發達。

有句俗語:“房頂有梁,家中有糧,房頂無梁,六畜不旺。”

可見梁在老百姓心目中的重要性,所以每逢“上梁”都要舉行隆重的儀式。

整個上梁儀式可以說都是圍繞“正梁”進行的。

上梁前祭梁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

工人們將貼上紅紙的正梁抬進新屋堂前,在供桌上擺上豬、魚、雞、鵝、蛋、豆腐、香燭等祭品,由泥瓦匠、木匠等邊說好話邊敬酒。

這就是祭梁了。

這個儀式結束後,幾個人用繩子將正梁拉上去。

往上拉梁的時候,外麵的也及時鞭炮齊鳴,上梁師傅都扯開嗓子唱上梁歌:“哎呦呦,往上上嘍!大吉大利!”

在正梁放平穩後,海誌偉將親朋好友送來的“五穀彩袋”搬到屋頂,放在梁的正中,並將紅布披在梁上,寓意五穀豐登。

在大家的恭喜聲中,滿麵紅光一直都合不攏嘴的海誌偉又爬到正梁中間,在那裏掛上裝有紅棗、花生、米、麥、萬年青等的紅布袋,寓意“福、祿、壽、喜,萬古長青。”

等海誌偉下來了,田得滿把喜糖、花生饅頭等用紅布包好,邊說吉祥如意的好話邊將紅布包拋繡球一樣拋到由海誌偉雙手捧起的籮筐中,這個程序稱為“接包”,寓意接住財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