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大陸有一個,非常神奇的地方,這個神奇的部門叫做國台辦,這是一個專門針對台灣問題所成立的一個部門,國台辦製定了很多政策,比如說在收取台灣農副產品的時候,會有一些優惠的條件。
劉蘭州的父親劉九洲,也就是依靠這個,賺了個盆滿缽滿,但是如果兩岸真的統一的話,那麼這個國台辦肯定也就沒有它的用處了,這個時候說不定那些優惠條件也都會沒有了,這對於做生意的劉九洲來說,無疑是一個打擊,所以商家不願意,見到兩岸統一,並不是說從心底裏麵不認同華夏,而僅僅是因為自己的生意而已。
其實這也反映了很多在大陸做商人的台灣人的心理狀態。
因為,大陸為了增加和台灣之間的經貿往來,增加和台灣人之間的經濟聯係,其實也是一種和平的統一台灣的一個方式,一旦台灣和大陸的經濟變得牢不可分了,一大半台灣人都在大陸做生意,那麼這個時候統一和不統一有什麼區別呢?就算沒有名義上的統一也是實質上統一。
所以就提供了很多一些,對於台灣商人的優惠政策,比如說台灣商人來到大陸投資的話,可以免除一部分的稅,或者說台灣人來到大陸創業的話,可以獲得一定量的補助,這些政策確實是有效的,很多台灣人都來到大陸做生意,然後發家致富。
但是這些政策也並不是完全的,就是沒有一點壞處的,這些壞處當然就是和劉九洲心中想的一樣,就是他們擔心統一之後,這些優惠的政策全部都沒有了,所以他們心裏是非常矛盾的。
既然願意來到大陸做生意,那麼從情感上來說,其實是認同華夏了,其實是認同兩岸同屬一國的,但是又是因為這些人所自帶的商人的屬性,所以說他們不願意看到這些政策的消失,而統一的話,這些政策就會消失,所以說他們心裏是矛盾的,既願意被統一,又不願意被統一。
當然,這種矛盾的心理,很多台灣人心裏都是會有的,不過,說來說去他們沒有什麼決定的資格。
其實也是非常可悲的,他們並沒有決定權,決定權永遠在,大陸的手中,尤其是,在幾年之前頒布的反國家分裂法。
這部法規明確的提出了,一旦台灣敢搞小動作,哪怕是僅僅是名義上的獨立,隻要他敢提出這種口號,那麼大陸就有了直接動武的借口和理由,也就是說,台灣宣布獨立的那一刻,就是兩岸徹底統一的那一刻。
這是絕對的,不是能夠以主觀的意誌多能轉移的,曆史的大潮滾滾而來,任何試圖阻擋的人都將死在曆史的車輪你之下。
這是早哦就驗證出來的一條真理。
現在兩岸之間的關係的最終走向其實不在對岸的那個寶島的人手中,而是在太平洋彼岸的一個叫做美利堅合眾國的手中。
現在華夏也早就提出了大的兩岸外交。
既然都已經說了是外交,那麼就自然不是灣灣 ,因為灣灣隻是我們的內政。
其實在外交部的發言上麵就可以看出來,這些外交人員在處理記者提出的灣灣的問題的時候一般都不會回答。
因為這一般都是圈套,外交部負責的是國與國之間的外交,灣灣問題自然不能說,說了就是犯錯誤,這是我們的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