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過就是繁體字而已,這種字體在台灣被叫做正體字,而在大陸則被叫做繁體字,然後一批台灣人就因此高潮了,他們會說,繁體字才是正統而簡體字的,這是殘體字,代表不了中華文化的正統。
其實這種說法是絕對錯誤的,因為簡體字和繁體字之間的差別,並不是說簡體字隻是簡化了而已。
不是生生的造出來的字,而是從古代,就一直有的這種字體,比如說甲骨文上的一些字體,大多數都是一些簡體字,如果真的要以這個來論證的話,那麼簡體字才是絕對的正統,至於為什麼那麼多的繁體字,其實這個是有曆史原因的。
在明朝之前,其實字體的筆畫並沒有那麼多繁瑣,而是在滿清入關之後,建立的大清朝,那個時候清朝人,就直接把現有的漢字裏麵所有,筆畫最多的那些字拿來使用。
至於為什麼,這個秦昊不是曆史學家,也不是很清楚,但是知道在清朝之前,其實這些字體並沒有那麼的繁瑣,都是在清朝之後,這些字體才變的那麼繁瑣。
而以中華民國為榮的那些人,自詡為推翻了滿清的統治,結果沿用的還是滿清的傳統,根本算不上是中華正統,用這個來恥笑大陸人,實在是太可笑了。
當然,秦昊也沒有一板一眼的去教育他,因為這個說來實在是太長了,況且阿梅也是曆史專業的,如果說單純是說曆史的話,秦昊還真的不一定能夠說得過阿梅,隻是笑嗬嗬的說道:“你不知道大陸人天生自帶繁體字轉化成簡體字的技能嗎?”
這個還真不是秦昊瞎說,大陸的學生一般學習的都是簡體字,但是如果說大陸學生拿到台灣或者是香港之後,也不會有太大的不適應的感覺,那些繁體字也是都可以認識的。
其實不是因為什麼天賦技能,而是因為漢語的這種比較奇怪的特性,因為漢語是一種高語境的語言,一般人在讀書的時候,經常也會碰見自己不認識的字,或者說自己不認識的詞語,但是通篇讀下來,結合語境的話,也就大概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其實繁體字也就是那麼回事兒,繁體字也不是說所有的字都是繁體的,隻要能通讀一遍,就能大概了解那些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還有這種事情,這個我還真不知道呢。”
阿梅也不想在這個事情上過多糾纏,隻是拉著秦昊,往台灣大學裏麵走去,現在已經不是開學的時候,而是暑假,所以說校園裏麵的人很是稀少。
路邊有一些電動車隨意的停放著,不時的有幾個學生在秦昊和阿梅身邊走來走去,秦昊的年紀也不算太大,隻是剛剛大學畢業沒有多久而已,這麼一來,兩個人走在一起,還真的像是一對情侶。
生命科學學院,在台大的一個角落裏麵,兩個人走了半天才走到,不得不說,台灣地方沒有多大,但是台灣大學地方還是挺大的,不像是一些什麼野雞大學。
到了生命科學學院這邊,人就逐漸的多了一些,因為這邊是屬於研究生學院,不是大學生本科。
所以說很多人還都在留校做研究,因為隻有這個地方有那些做研究的儀器,不是說像是本科生一樣,隨便在家查查資料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