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未來的猜想(2 / 2)

如果社會發展很是緩慢的話,那麼不會有任何的事情發生,這些人會相當滋潤的過完自己的一聲,不會被人當做異類。

但是實際情況是社會發展的實在是太快了,這些人完全跟不上時代。

所以才會顯得那麼的格格不入。

有一個最簡單的的例子,就是很多的公園裏麵都會有幾個老人在哪裏撿別人扔下的瓶子。

這些老人大多都不是拾荒者,也都不是缺錢,這隻是這些人的習慣。

作為年輕人的我們或許會覺得難以理解,但是這在他們看來就是在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情,既保護了環境,又能換一些領用錢。

還有就是很多的老年人都會有一種奇特的收集各種袋子的癖好,各種塑料袋子從來都不扔,以期待著說不定哪天就會派上用處了,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東西根本就用不上。

但是他們還是會收集,這其實都帶著那個時代的鮮明的特征,就是他們的那個時代是一個物資極度短缺的時代,所以才會然他們養成一個看到任何東西都向儲存的習慣。

還有就是老年人幾乎很少人有會浪費糧食,在看到有人浪費之後,也會批評。

其實這也是那個時代留下來的時代烙印。

勤儉節約當然是一個好習慣,值得發揚的好習慣。

但是也隻有在食物充足的情況下,勤儉節約才有意義,不然的話你如果連飯都吃不飽,那算是什麼勤儉節約?

那不是你主動的勤儉節約,而是社會強行的逼迫你必須這麼做。

所以那些人才會這麼的節約,這也是那個時代鮮明的烙印。

並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是節約的,可以說華夏的老人大部分都是節約的,但是國外的就不一樣了。

世界上浪費資源最嚴重的就是美利堅合眾國,其中也有不少老年人都很浪費。

難道他們不是老年人嗎?但是為什麼他們就那麼浪費?

當然是因為他們已近過慣了物資習慣的生活,至今都沒有養成一個勤儉節約的習慣。

雖然勤儉節約值得讚揚,但是秦昊多希望華夏的這些老人都是鋪張浪費的。

或許在幾十年之後華夏會出現這種狀況,現在的年強人到了那個時候也應該張成老人了。

到了那個時候現在的年輕人,也就是那個時候的老人,還會有現在的這些老人的這些習慣嗎?

秦昊覺得肯定不會再有了。

或許那個時候的公園也都不會再有老人去鍛煉,而都是待在家裏,聯網打遊戲。

未來很遙遠嗎?

未來並不遙遠,也就是幾十年之後的事情。

秦昊自信可以看到那一天,秦昊也自信自己的猜測絕對不會出現錯誤。

因為這些都不是信口說出來的,而是根據種種的社會現象總結出來的。

或許會和秦昊的猜測有一點偏差,不過也應該不會太大。

如果……

“你到底知不知啊?!”鬆下菜菜子見到秦昊竟然楞在哪裏,還以為秦昊是不想給鬆下鐵柱治病了,忍不住大聲質問。

秦昊這才會過神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最近怎麼老是走神?

秦昊發現了一絲端倪,忍不住心中一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