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股在島國才會有的鹹濕的味道。
那是大海的味道。
大海的味道其實並不是那麼的好聞。
但是大海並不在乎,大海不在乎你怎麼看待大海,大海也不在乎你是不是覺得大海身上是香的還是臭的。
你做什麼大海都不會在乎。
因為大海就是大海,不敢你怎麼說,大海都是大海,大海不會因為你的辱罵,而掀起海嘯。
也不會因為你每天真誠的讚美和祭拜就會對你有什麼恩賜。
大海就是大海,你做的任何事情都影響不了大海,因為大海根本不在乎你,也跟本看不見你。
海嘯不是要毀滅你,在大海中撿到寶,也不是要恩賜你。
不管你怎麼做、怎麼說,大海就是在那裏。
秦昊就是想要做一個大海一樣的人物,讓人高山仰止,讓人畏懼,也讓人感恩。
這一天或許要很久,但是秦昊正在堅定不移的走在這條路上。
到了這裏之後,玉佩的氣息就更加的濃厚了。
秦昊可以明顯的感覺到玉佩就在這個附近。
在趙子琪的別墅裏麵秦昊一共丟失了兩件東西,一件自然就是玉佩,另一件就是那個用農夫山泉裝著的邪祟了。
而此刻在鬆下家族內,幾個長老正在對這這個農夫山泉的瓶子商量著。
“這到底是什麼法器?看起來似金非金,似木非木,真是奇怪。”
“就是,以我這麼多年的閱曆竟然也看不出來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說話的這兩人,是鬆下家族的兩位長老,一項不問世事,隻有等有重大的事情發生的時候才會出現。
而一隻邪祟對於鬆下家族來說絕對算的上是大事了。
所以鬆下鐵柱和鬆下建國,就從閉關中出來了。
這兩個人的名字其實按照翻譯的話其實就是鐵柱和建國,
這種名字在華夏人看來確實是有點違和,但是在扶桑人看來就不是這樣了。
扶桑和華夏用的都是漢字,但是兩個國家的漢字雖然一樣,但是早就不是一個意思了。
而且之所以會感覺名字美或者不好聽,這是要結合環境的。
就像是在華夏,經常有人吐槽現在下水的軍艦,叫的名字都比較土,但是這些名字在扶桑聽來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就比如說華夏的第一艘航母,叫做遼寧號。
這個名字,挺起來就有一種土味,但是也僅僅是在華夏聽起來是這樣的,如果是在扶桑聽起來的話,隻會感覺這個名字特別的美,特別的有意境。
這是因為漢字會讓人產生聯想,這是一種表意的文字,每一個字都有一個基本含義。
在華夏,一說遼寧,大家瞬間聯想到的就是東北,或是聯想到共和國之子,或是聯想到東北人。
甚至有些人會聯想到趙本山和二人轉。
而不是聯想到遼寧這兩個字本身的含義,所以這個名字在華夏看來就非常的土。
但是對於扶桑來說就完全不是這個樣子了。
因為在扶桑的語境之中,比較少用到遼寧這個詞。
所以就不會產生多少一些相較於這個詞語本身之外的聯想,而是至專注於這個詞本身。
這個時候就會發生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