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花到位了,那服務就自然沒話說。說白了人家服務的是你的錢。
本來是說不買東西,來逛街的。但是逛著逛著你看到了就想買,你買了回家有時候又感覺不好。為什麼呢?因為你當時的思想在作祟。看到這麼多東西不買買,你就會感覺不舒服。
倩倩姐姐和舒雅就在一家富麗堂皇的女式鞋店,你看看人家的服務多周到。笑的恰到好處;介紹的恰到好處;把你欣賞的恰到好處。不唐突,不油膩。給人的感覺就是很舒服,心情愉悅。這樣的服務才叫素質。當然,這裏的鞋的價格,一般人隻能想想,也隻有想想了。
這時,舒雅拉了拉倩倩的衣角小聲的說:“這裏的鞋,太貴了。我們還是到別處看看吧。”
倩倩聽了,笑著說:“這裏的東西,不是很貴啊。”
我“汪汪”看來突然富起來和一直都富裕的人消費觀念是不一樣的。一直富裕的人消費觀念就是憑自己的喜好,喜歡就買,喜歡就吃,喜歡就去。很是自然。這個突然富起來的有倆種情況。一種就像舒雅這樣的,知道生活的艱辛與不易,還保持著當初省吃儉用的思想;另外一種就不一樣了,他就想宣告天下“老子”有錢了,看見什麼都要買最好的,吃最好的,玩最好的。以前,沒嚐試過的統統都要嚐試。這在心理學上應該也算是“性格扭曲”.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在真正的富豪看來,他這樣的行為,就像是隻猴子在人麵前賣弄。
這樣的人,隻能到“富點”這個程度。可要到“富豪”的程度,如果不醒悟那就不可能。富者不忘初心。
她們倆還是買了,在店員落落大方:“歡迎下次光臨。”中離開了店。
走在街上舒雅還是不停的報怨道:“太貴了,當時不應該聽你的。”
倩倩笑著說:“舒雅姐,你現在怎麼也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了,怎麼買個鞋還舍不得。”
“我就是感慨,以前這樣的地方隻有在外麵瞅瞅的份。可是現在真要買,說實在的,我還是舍不得。”
倩倩笑著說:“我理解。”
就買了一雙鞋,為了逛街而逛街就是為了釋放心靈的沉悶。
我們準備離開,就看見一個穿的髒兮兮的小女孩孩跑過來伸出一隻小手,這是要錢的小乞丐。我遠遠的就看見,她像很多人伸出小手。眼睛純潔而露出希冀的光。
我“汪汪”我就知道倩倩姐姐要掏錢,倩倩姐姐最受不了的就是看到這個。
倩倩姐姐掏出口袋的五十塊錢,先遞給這個小女孩。
小女孩鞠了一躬,稚嫩的口音說:“謝謝。”然後就跑了。
倩倩姐姐準備還等等都沒來及。口中喃喃道:“我還想,多給點怎麼就跑了呢?”
舒雅聽了搖了搖頭說:“你啊你,做這種事要量力而行。”
“我就是,看著難受。”
我“汪汪”我在新聞上看到。乞丐本是人類人群中,最最無奈的一類人。可是,被不良之人所利用。有組織的把一些人組織起來,這些人大多是老弱婦孺。然後,利用別人的同情心賺錢。聽說收入可觀。
我“汪汪”又很想咬人啊,利用他人的同情心很無恥又可恨又自私啊你好心好意去幫助一個人,後來發現他是在利用你。那你以後,還幫不幫助了。
可真正有需要的人,別人又會用怎樣的眼光看待。
有的人說,就是點小錢。對我沒什麼影響。我分不清真假,也不去分辨。我就是花點小錢獻出我的愛心,就足夠了。心情也高興。
我“汪汪”我有不同的看法,我是隻自私的狗。我就是希望我幫助的就是需要幫助的。而不是在利用我,雖然我也分辨不清真假。但是,我就是不想助長這樣的風氣。
特別是小孩子,正是受教育認識社會的年齡。這些人如此的利用他們,你讓他們長大後怎樣看待這個世界,會成為一群什麼樣的的人?
人類,不是有個叫什麼“救助站”之類的嗎?現在,大街就跑著個小乞丐,你們在哪裏?
我“汪汪”是不是有個完全開放,透明的慈善機構呢?可以標明,每個人獻愛心錢的去處,哪怕是一分錢。而且,讓這個人也可以查到,這錢用在哪裏?這樣的機構,隻要是哪裏有困難的人確定以後,就直接盡快的給予幫助。比如,現在這個小乞丐,有人看到了,打個電話,給這個機構。過來人了解她家裏的情況,確定以後,就直接資助她,讓她去上學。開個玩笑的說:說不定就造就成了一個諾貝爾得主。
這樣讓大家放心的慈善機構,何時才可以出現?
讓我們獻出愛心的錢,真正顯現出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