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你去陽邑幹什麼?”
趙明揚了揚眉毛,有些不了解這前尉官的思路,難道他還有什麼後手能讓他有個比公子侍衛更好前途的官位?
據他所知,陽邑可不是有誌青年的頭號選擇,雖然位處趙魏邊境,但是由於近年來因為衛國的附屬爭執,趙魏二國可謂是在外交上鬧得不可開交,不過因為二國並沒有太過大的利益衝突,隻是關於衛國的一些小利與名聲而已,所以說邊境就有些尷尬了。
盡管兩國還是在邊境各自增派了一些兵員,但也隻是象征性的,如果兩國真有一天起了戰事,老實說這些兵員也沒多大用處,況且因為各有戰略,兩國又不可能真的開戰,所以太平還是蠻太平的,不過經濟的影響還是在的,曾經作為兩國友好外交代表的陽邑市貿與在魏國境內的涅縣市貿還是受到了一些波動,雖然還有貿易往來,但是貿易量卻比巔峰時期少了一倍,遠不如哪怕兩國交惡也因為利益牽扯過大而不能關閉的鄴城國市來得重要。
就這樣一個沒有太大上升空間,連油水都少得可憐的地方一看就不是一個有著雄心壯誌的年輕人會選擇的。
而據趙明昨天所見,陳雲雖然擁有著群體性神通,非常適合去一些集體性作戰單位,但是看他被胖邪獸師一擊重傷的樣子來看,他的等級也就玄階中品左右,如果去了陽邑也沒有什麼特別適合的職位,且在尋職上有著尷尬的處境——
因為近幾年來中原各國大幅度推廣靈草靈訣,哪怕是平民百姓,都基本上有著黃階的修為,而在武風昌盛的趙國,沒有一絲額外資源提供的平民中誕生玄階契約者的幾率更是到了二成半的程度!
這是什麼概念?換句話說,有著六百多萬平民人口的趙國裏相當於有著至少一百五十萬的玄階戰力,哪怕這些平民大部分還是在晚年修成,但也是一股不俗的戰力,搭配上一些特別的方法與靈訣,更別說這一百五十萬還是衣食尚飽的平民中誕生的,在軍方國家資源的推動下,趙國更有著十五萬訓練有素的常備軍力,這一股力量足以讓趙國的周邊國家戰栗。
在中原大地上有一首童謠足以顯出幾個國家的長處:黃藤楚甲百萬掛,玄色趙騎十萬陣,地來魏卒將萬多,錢財最多是齊國,秦兵悍勇死不退,韓山連綿木連箭,天人最多是北燕。
楚國人口堪稱中原最多,有著過二千萬的平民人口,還有幾大底蘊在中原也排得上的貴族封君,單說綜合實力的話,趙國以及齊國是比不上楚國的,不過因為楚國那到了極端的分封製度,楚國整體實力還是稍遜幾分,在中原上也經常被人刷經驗,但是他國的攻勢也最多止於一縣一城。
近百年來楚國最危機的越國臨危倒戈一役看似是攻到了楚國王都之下,不過對應楚國後期瘋狂反攻,將大量越國精銳圍殺於衡山郡東境一事,這一場震驚中原的戰事反而絕了越國最後的退路,接下來的戰事更是勢如破竹,去年元歲時楚趙兩國按慣例互使以表相安,楚國來使西陽君入宮見趙王宣禮時,在側殿偷聽的趙明可是得知了楚國已經飲馬震澤了,也就是後世的太湖,那時楚使還誇言明歲取會稽滅越國,不過看當時趙王凝重的表情來看,這似乎並非不可能。
這件事看似和陽邑無關,但卻和趙魏兩國大有關係,魏國地處四戰之地,西接秦國韓圍河西,北有趙南有楚,但就是靠著武卒悍勇揚名天下,也有過魏文候稱霸的年代,不過隨著其他各國都陸續完成了獨立於周室的變法後,魏國才迫於壓力漸漸走下了霸主的位置,隻是這並不代表著魏國變弱了,從其對外采取的強硬外交來看,魏國還是十分地有底氣的。
隻是明顯再有底氣的國家在對上其他四個並不弱的鄰國後,也會忌憚無比,至少魏國還是向如趙國一樣短時間利益分歧不大的國家有著密切往來的。
隻是楚國就除外了,與現在很少與中原各國有往來的秦國不同,魏國與楚國之間的關係一直都不好,時不時地在邊境搞出一些動靜來,魏國對楚國浩瀚的領土垂涎三尺,楚國又何嚐不對魏國的肥沃土地日思夜想,更何況魏文侯當初硬生生將楚國在中原的所有領土與籌劃碾碎,幾百年的苦心的埋頭種田毀於一旦。
所以楚魏兩國關係一直都不好,不過最近楚國因為吞並越國的事情而忙得不可開交,而魏國也因為宋地的糾紛和齊國鬧得十分緊張,因此兩國最近還算和平,但是一旦兩邊的事都忙完了,結果就不可預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