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在Q市下轄的某縣鄉下插隊時單明和他一起。單明是Q市本地人,徐堰是S市人。單明能分到家門口,也不是傳說中的有“關係”,而是因為他生了一場病。本來他是要去一個較遠的地方,那還是托了人情才辦妥——那時單明的父親在那裏參加建設。結果,在不恰當的時候他生了一場病,坐不動火車,便分配了別人。單明後來發現留在家門口也有好處。在一眾兄弟中他地麵人頭都最熟,是不可或缺的。單明也明白人情事理,大忙幫不上,生活上沒少盡力。大家都覺得單明人活絡機靈,能幹事。不過徐堰覺得單明有些虛名罷了,做事情太喜歡借力,而不是紮紮實實去開拓一些東西,這樣碰到機會不好或者沒有可利用的條件的時候,他那套就不靈了。後來徐堰老家來了封信,告訴他,原來他在Q市有個遠親求著照應下。雖然在這封信之前徐堰從不知道這個人,不過,按照信的提示,徐堰還是聯係上了這位遠親。這位遠親挺照顧他。於是徐堰就和單明那一夥人關係漸漸遠了。再後來,扶養徐堰長大的叔叔在老家過世,徐堰就紮根在了Q市,那位遠親也幫了很大的忙。
收回對往事的回想,徐堰消化起剛才的話。修修補補的機械也能參與大項目開發,這是投機!白送的買賣。單明沒那麼多錢打通這條路子,就憑他在Q市供銷社裏倒騰那些農機!難道為了拿下庫存,他誇大其詞,甚至是胡謅一通?或者他根本對項目方沒說實話,誇大自己的設備裝置?如果那樣的話,還談什麼幫著開拓整機市場。
“單明沒做過這樣的大事吧?你們也不要給他過多壓力。”徐堰一時間不知該怎麼說。
米君蘭一副果然如此的樣子。“單明的父母親前幾年調回Q市了。那時你走了沒幾年。單伯父在大型工程建設領域做了很多年,很有成績,在同行裏也很受認可。單明能聯係上這個項目,跟單伯父有很大關係。不過,單明為這個項目也是花了很多功夫的。”米君蘭有點像解釋,有點像維護。
“再怎麼說,單明要了這批軸承零件,也不可能去造武器,不會危害社會。是不是?”米君蘭自己先笑起來。
徐堰卻是苦笑。“人總要有個學習的過程麼。單明以前也是缺機會。這次他好不容易有個機會,咱們朋友間能幫襯就幫襯些。下次更好的機會就輪到你了。”米君蘭眉眼彎彎,耐心地說。徐堰哎口氣,“是啊。和機會這個東西較勁,徒費力氣罷了。”
米君蘭招呼著又喝了一點茶水。提到:“小茂明天出發去深圳了吧。今晚大家聚一聚,送行加鼓勵。小茂也要下海,說實話我很吃驚。”
“已經說好了,讓她送完平平先回家休息下,晚上出去吃飯。她出去工作,也當是遊曆,長點閱曆。哪是下海,給陸笑笑打點下手。”
“哈——五好丈夫典範,事業拚搏,還關心家庭。我都羨慕死了。”米君蘭真的一臉羨慕。“哎喲,別取笑我了。我可慚愧了。”徐堰連連擺手。“是不是選了特別的地方?”“談不上,”徐堰說,“棲橋路上有家很安靜的小餐廳。我們去過一次,小茂特別喜歡,這次就那裏吧。”
米君蘭想了想,“我倒是有個主意,說給你聽聽。”徐堰果然留意了。“小茂以後免不了出入一些適合談商務的場所。不如這次我們選一家商務型餐廳,一來我知道幾家不錯的餐廳,二來也讓小茂熟悉下氛圍。”徐堰覺得米君蘭想事情就是周到,立刻就同意了。於是就說:“那行,我先回去接小茂。哪家餐廳你告訴我。差不多時間我們過去。等下還麻煩你先過去點下菜。”說著徐堰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