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想要活命,最好的辦法是依附強者,這樣不僅能活下去,還能活出榮華富貴,作為後來人,袁文弼當然十分清楚,現在這個亂世,強者是誰,就是現在還被擋在關外的滿清,而不到五年,這個關外異族便會揮師入關,占領整個華夏的花花世界。
投靠滿清?袁文弼突然兩眼一翻,狠狠的朝著北邊吐了一口唾沫,我呸,臉上的表情沒有什麼憤怒,反而顯得一臉的稚氣,沒辦法,論真實年齡,現在他還隻是一個不到十歲的孩童。
投靠滿清韃子是不可能的,隻要是正常的人都不會有這個選項,要問原因,沒有原因,兩百年後的喪權辱國就是原罪!
如果這些都可以不算,其實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袁文弼實在不想過上腦袋後吊一根醜陋的豬尾巴的生活,想一想都實在太悲催了。
既然不能依附強者,那剩下就沒有別的選擇,隻有自己成為強者了,在這命如草芥的亂世,隻有強者才能生存下去。
袁文弼又仔細思考了一番,發現在這亂世,要走這強者之路,沒有別的途徑,就是得有錢,隻有手中有錢有糧了,一切才可談起。
那就先從賺錢開始吧,袁文弼逐漸想清楚了接下來自己要做的事。
但怎麼賺錢,他心裏卻還沒有一個比較靠譜的章程,在這亂世中賺錢,真不是張嘴就能辦到的事,到底該怎麼賺錢呢。
一時沒有頭緒的他,並沒有發現,一艘大船突然出現在遠方的海平線上,並緩緩朝著他所在的這個島方向駛了過來,等他發現的時候,大船已經駛得比較近了,可以清楚的看清,這是一艘很少見的三桅大船。
明朝實行海禁,雖然到了中後期,這海禁的政策時緊時鬆,但製造和使用三桅大船總是犯禁的,一般再膽大的海商,也不會明目張膽的駕著這樣的大船在海麵上行來行往。
看著前麵這漸漸迫近的三桅大船,袁文弼臉色變了,臉一下子蒼白,腦子裏很自然的就想出一個詞,倭寇!
他這麼想是很正常的,明朝的倭寇之患那實在是如雷貫耳,雖然倭寇禍亂最凶的時候,是嘉靖年間,距今過去都快百年了,但這海麵上就從來沒有平靜過,時有倭寇,海賊劫掠之患,隻要明朝的海禁政策還在,這樣的禍患就不會停歇,隻是程度大不同罷了。
我的媽呀!袁文弼突然大叫一聲,撒開腿拚了命的轉身就逃,倉皇如同驚弓之鳥,這個時候,什麼賺錢,賺大錢,走強者之路,都拋到腦後去了,眼前趕緊逃命才是最現實的。
袁文弼所在的村子,就是個漁村,附近土地貧瘠,種田沒有多少收獲,村裏人大多都是靠打漁為生。
前幾剛剛有一場大風暴,村子裏的漁船大多沒有出去,停泊在了避風的港灣裏,零零總總有二十來艘,大多都是破舊的單桅船。
在海灘上,一群村子裏的孩童正在那裏玩耍,撿拾被潮水衝上來的貝殼,以及雜魚什麼的,這時看到袁文弼發瘋一般的奔跑過來,一個個都麵露詫異,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快跑,倭寇來了!”袁文弼奔過來,看到這些平時的夥伴們還一個個懵懂的站在那裏,便大聲喊叫。
倭寇來了?這一下這些孩童們也一個個慌了神,即使沒有親眼見過倭寇的凶殘,他們這些從在漁村長大的人,也從親人長輩口中聽過這倭寇的事,那都是一個個窮凶極惡,殺人放火搶劫無惡不作的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