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名為吳汙的小核桃手串(1 / 1)

層巒疊嶂深處有一赤碧色的水潭,潭中水的色彩更像是用來染色的油墨。群山中躥動的空氣像是受到了驚嚇,到了潭水上方竟不敢有絲毫的流動,故而水麵平靜略顯死寂。潭邊有一顆小樹,明明隻有七八個枝杈卻給人一種百枝崢嶸的感覺。

小樹枝葉算不上茂盛,就那麼靜靜的站在潭邊,看不到一絲的搖擺。這般枯燥的姿勢下,小樹給人的印象卻是勃勃的生機,還帶著那麼一點妖異。細細看去,每個枝杈上似乎都有一個不同於其他枝葉的東西,如果說整個小樹是一個即將睡醒的孩童,這些東西就是他還未睜開的眼睛。這些東西長得似初生的核桃,但奇怪的是,每個枝杈上隻生了一個。

.。

公元九六零年宋太祖趙匡胤以“鎮定二州”的名義,謊報契丹聯合北漢大舉南侵,領兵出征,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

公元九六一年,宋太祖生母杜太後病重,病情日益嚴重,百藥不治。太祖皇帝尋天下名醫預治療杜太後,然名醫絡繹不絕,太後娘娘的病情卻不得好轉。直至有一日,一個名為零一的道士出現。太祖皇帝在深宮與零一深談了一整夜,沒有人知道零一對太宗皇帝說了些什麼。但杜太後的病沒有治好,同年六月,杜氏卒於滋德殿,享年六十歲,諡為‘明憲皇太後’,葬於安陵。

公元九六三年某夜,太宗皇帝宴請當朝將軍將領數人,杯酒過後,兵權已釋。

同年九月,開封城內八萬衛軍整裝出城。後太宗皇帝勵精圖治,南北大同,開創一代盛世,而太宗皇帝在位期間,史書中卻沒有任何關於這八萬衛軍的記載,八萬鐵騎雄兵不知所向。

公元九****年,太宗皇帝秘密前往安陵,重葬杜氏。杜氏靈內多了一物,一串精致的小核桃手串,名為無汙。

.。

.。

“李豐年!昨天我新買的四十個雞蛋都叫你給喝了?”

“李豐年!咱家的狗糧呢?”

“李豐年!我的擀麵杖是不是你啃的?”

三歲的李豐年蹲坐在地板上嘿嘿的笑了一聲,而這個女人的吼聲也隻能引起他這一秒鍾的表情變化。他不知道這個女人為什麼會這麼生氣,他隻知道,餓了的時候就想吃東西,吃任何能吃的東西。如果說家裏麵隻有一個能吃的東西他沒吃,就是趴在李豐年旁邊呼呼酣睡的大黃狗了。

大狗有一個非常響亮的名字,名曰黃非紅。黃非紅是女人一年前買回來的,明明是隻黃色的狗,李豐年卻吱吱呀呀的叫喊著大紅狗,高興的不成樣子。女人擔心孩子日後發展成色盲,分不清紅綠燈,遂給大紅狗起了個黃非紅的名字。

一歲的時候李豐年似是得了暴食症,看到任何能吃的東西都會往嘴裏塞,往肚子咽。女人發現這個問題後操碎了心,東奔西走,投醫無數,卻沒能治好孩子的病,最後聽得醫生忠告,要不想讓孩子撐死,就嚴格的控製他的飲食,不讓他看到食物。

女人確定了屋子裏再也沒有能吃的東西,心滿意足的關上門,上班去了。說也奇怪,李豐年除了能吃、好吃之外,其他方麵控製的都非常好,女人從不擔心把他自己留家裏他會做出什麼危險的事情。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她若不出去上班掙錢,將養不起這個孩子。

剛剛吃過早飯後的兩個小時,李豐年開始揉起肚子露出可憐的神情。一番翻箱倒櫃以後,他充滿希冀的臉演化成了遺憾。

黃非紅嗚嗚的哼了兩聲,隨著李豐年趴在了地上,而那充滿幽怨的眼神似乎在抱怨李豐年偷吃了它的狗糧。

中午,本該拎著快餐進屋的女人沒有回來。

晚上,本該拎著一些蔬菜並進入廚房做飯的女人沒有回來。

李豐年和黃非紅毫無精神的趴在地上,是累的,更是餓的。

突然,李豐年把目光投向掛在牆上的手串,那個他早已經注意到的手串。那個手串好像可以吃的樣子。黃非紅順著李豐年的目光把頭扭向了手串,尾巴立刻搖了起來,對它來說,那個東西如果能吃或許是件很開心的事情。

.

第二天清晨,兩個陌生人打開了李豐年家中的門,李豐年第一次離開了自己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