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家鄉的大棚(2 / 2)

柳猛和陳舒雨聞言有些失望,就朝大棚走,正好一群村民正站在鐵絲網裏準備進大棚采摘蔬菜,看見柳猛過來,大家都大聲招呼。

這裏的大棚和柳猛的生態園一樣,都是聘請的附近村民做工人,而一大半都是本村的人。

有一位阿姨以前和柳猛的老媽關係還不錯,柳猛就笑道:“張姨,我們想進去看看。”

張姨哈哈大笑:“你也是農民,有什麼好看的?”她左右看了幾眼:“現在老板和當官的沒在,快進來吧。”

一跨入大棚,柳猛就皺起眉:“這裏的蔬菜用農藥嗎?”果然張姨說:“怎麼不用?換做另外的人來,我們就會說沒有用,因為這是老板封了口的,至於你來,嘿嘿,我們當然實話實說。”

周圍一群村民都嗬嗬直笑,“我們都會保證這些蔬菜絕對是不用農藥和化肥的,可惜……”

然後又是一陣詭異的大笑。

柳猛和陳舒雨的腳步很快,在各個塑料大棚裏轉了一圈,看到了很多粘蟲板,這是有機蔬菜用於除蟲的主要方式之一,從表麵看起來這裏很正規,可隨後在一塊油菜地的地頭發現了一個黑色的塑料袋,應該是工人疏忽漏掉在這裏的。

柳猛打開了這個黑色塑料袋,商品標簽赫然在裏麵,灰黴一號,硫酸鏈黴素,毒克等幾種殺菌劑進入了他們的視線,而且都是空瓶或者空袋子。

“我對這些農藥不熟。”

陳舒雨也搖搖頭:“我也不熟,把名字記下來一會問蔣虹。”

等從大棚走出來,柳猛就把發現的這些農藥報給蔣虹,蔣虹立即就如數家珍的彙報:“這些都是殺菌劑,它們都是一些低毒農藥,可以用於一般蔬菜的種植,但絕對不能用於有機蔬菜。”

柳猛又問:“除了這些殺菌劑之外,還有一種啶蟲脒,這是什麼?”“啶蟲脒是一種煙堿類超高效殺蟲劑,用藥1天後即有較高的效果,可惜其藥物殘留期長達2O天左右,按照規定也是不能用在有機大棚裏。”

走完大棚,柳猛就在忙碌的工人們旁邊站了一會,張姨就說:“現在的人喜歡吃新鮮蔬菜,就說白菜吧,反季白菜最符合這些人口味,因此特別掙錢。”

農藥柳猛不懂,但如何種植白菜他就知道得太多了,正常的白菜是伏天播種,白菜長出來時,天氣漸漸轉涼,害蟲越來越少,病菌也越來越少,一般白菜到秋後不需要打農藥。

可惜一般大棚為了掙錢,賣的白菜是反季節的,它春天種、夏天收,所以害蟲、病菌特別多。

張姨就在喋喋不休:“反季白菜到收獲時,正是盛夏最熱的時候,害蟲和病菌特別厲害。尤其是快要成熟的時候,白菜讓蟲子吃得全是一些窟窿眼兒,影響出售。為了多掙點錢,大棚就必須打藥,假如趕上連日是晴天,害蟲一多,就得打殺蟲劑:如果陰雨天比較多,病菌又比較多,還得打一些抗病菌類的藥物。白菜快要成熟的時候,特別愛從心裏往外爛,並且傳染,幾天不及時打藥,周邊的菜越爛越多,這樣就得一個禮拜打兩次藥。從種到收兩個多月的時間裏,最少一個星期打一次藥,兩個月下來最少也得打十幾次農藥。打的藥有的非常毒,按說明書打藥時得戴上手套、口罩,早、晚時間打才能保證我們的安全。”

最後張姨歎道:“今年第一季白菜就是我在打藥,結果撞了鬼一樣,就中毒了。\"旁邊的人在笑:”幸虧發現得早,要不然大棚就惹上事了,你死了,你男人就可以娶新婆娘了。“

“烏鴉嘴,你才死呢?後來我找人看過那種藥的說明書,收獲前一個月就不能用藥了,但就是要成熟的時候菜才得這個病,大棚也沒有辦法,不得不打。況且大棚每天都要交菜,外麵等著要菜,根本不會管農藥殘留不殘留。兩個大棚那白菜是一萬多斤,多賣一毛錢就多賣1O00塊錢,你們就算算,你打不打農藥?”陳舒雨在一旁不住的搖頭,自從結識柳猛,天天呆在山裏,蔬菜種植需要什麼材料她最有發言權,因為所有進貨的單據她會從她手裏經過,可這大半年來根本就沒有一瓶農藥的進貨單。

為了了解更多,特別是得到這種第一手最真實的資料,柳猛蹲在這裏與他們閑聊著,換做其他人在這裏,這一群工人的頭早就立馬把柳猛他們攆出去了,可惜他的兒子與柳猛是小學同學,才不會多管閑事,反正柳猛也不會偷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