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董,周總讓我負責公司在長武和巴陽的幾個門市部宣傳工作,我有些想法,最主要是在巴陽,將我們的產品包裝成高檔商品進行出售。”
“哦?說來聽聽?”“就好像市麵上普通大米的價格為2元多每斤,一般有機大米的價格在10-15元/斤之間,而一些有品牌的有機大米價格為50元左右,價格相差懸殊,可購買高端產品的人絡繹不絕,還有我們的養殖園,普通豬一般需四個月就可以出欄,而山裏的一頭黑豬的生長周期至少都在12個月以上,是普通豬生長周期的三倍多,我們可以宣傳它們是放養在山林裏,喝山泉水、食野果雜草、聽音樂、有專人洗澡,全部以自然生長為主,而不用抗生素和激素,這些諸多因素都使得豬肉本身的銷售價格節節高升。我們生態園的土雞也是,從第一批出籠的雞反饋的口感肉質都很好,銷路不愁,我們為什麼不走高端路線?”
柳猛就問周小莉:“周總怎麼看這事?”“我想請張茹先擬一個市場調查出來,公司正是發展期,必須要有在商言商的作風,才可以在激烈的競爭中站位腳跟,至於以後怎麼讓我們的產品平民化,大眾化,哪是以後的事,是我們公司強大以後的事。”
周小莉也漸漸改變了作風,柳猛不禁歎道:“這些想法有違我的初衷,這樣吧,張茹可以進行你的市場調查,下周等田曼妮進山,我們坐下來著重討論一下公司的定位。”
“好,另外今天畜牧專家進山了,因為養殖園有一批小雞出現了疫情症狀。”
柳猛一聽呆住了,雖然在養殖基地學習時間短,但他也知道養雞最怕得病,青山綠源的養殖園地勢高,通風向陽,加之平時消毒這些工作都做得無比細心,得病的機會應該是微乎其微,誰知還是中招了?見柳猛臉色微變,周小莉就說:“你去看看吧。”
“好。”
柳猛飛也似的朝山上奔去,一路上許多人不住的招呼,柳猛隻得放慢腳步,微笑點頭。
很快來到養殖園門口,見孫玉龍正在養殖園門外徘徊。
“柳董?”柳猛笑了一下:“你叫我什麼?”“猛哥?”“裏麵情況怎麼樣?”“精神還可以,但大部分都表現為食欲不減,還死了一些。”
柳猛心裏一緊:“死了多少?”“有二三百隻……”
“都是小雞嗎?”“也有一斤大小的。”
柳猛一陣歎息,按照市麵價值,在養殖園這一下就虧了半萬以上。
雞舍裏還有人在討論:“雞初期表現體溫升高,精神沉鬱,叫聲減小,縮頸,嗜睡,采食量減少或急驟下降,應該是雞瘟。”
對於養殖這塊柳猛不在行,裏麵有專家,他也就沒有進去,但對於預防和提高抵抗能力還是有些辦法,就吩咐孫玉龍:“你去山下,安排人去買來雄黃,仙人掌,板藍根,金銀花,黃芩,連翹等按1%配合拌料投喂。”
“好,我馬上去。”
等了一會兒兩名畜牧專家走出來和柳猛一握手談了幾句就走了。
曾大勇神色緊張的站在後麵:“對不起,猛哥,是我的工作沒有做好。”
“怎麼回事?”“專家說春末夏初才是雞瘟的流行期,這已經是秋末了,應該是平時消毒工作沒有做好,特別是進來參觀的人消毒方麵做得很不夠好。”
“我明白了,事情已經發生,你內疚也沒有用,防治工作安排下去沒有?”“我已經安排楊海峰和張建波帶著工人去做預防了。”
“好,繼續觀察吧。”
柳猛怏怏不樂的朝山下走,對於植物生病還可以枯木逢春,可對於動物呢?應該怎麼辦?對於病人可以發功振奮精神,病人也是人,也是動物,那對於雞呢?應該也可以吧?不過難道一隻隻發功救治,養殖院裏起碼上萬隻大小雞呢?假設一隻雞需要五秒鍾救治,一個小時才700隻,起碼就需要一個整天持續不斷的忙碌,不過……還是可以試試?“柳猛立即回轉:”大勇,準備一間幹淨的備用雞舍,安排人將有嚴重症狀的雞全部給我捉來。“
曾大勇根本沒有反問立即照辦,不一會,柳猛坐在一間雞舍門口,後麵是曾大勇他們用網籠捉來的一隻隻無精打采的小雞。
楊主任的侄子楊海峰就低聲問:“大勇,柳董這是幹什麼?”“仔細觀察吧,我也不知道。”
好玩的事情出現了,對小雞施展氣功,可動植物有穴道嗎?植物應該沒有,但動物呢,或許有吧,反正死馬當活馬醫,這個時候柳猛也沒有什麼憐惜,為了拯救更多的雞類。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