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柯僧院的春天(1 / 3)

青城縣外八十裏有東柯山,密林絕巘,人跡不至。相傳山上有東柯僧院,僧院內的和尚,都已修得阿那含果,斷滅諸欲,道行高深。數十年前,曾有樵夫,偶然入得僧院中,住了數日,回到家後卻閉口不提這數日內的所見所聞,隻是到臨死時,才隱約談起,卻也隻說“僧院內有許多燕子”,又告誡他的子孫,這東柯僧院,雖是好地方,卻“不尋也罷”!

元和三年仲春,秀才劉棲楚與同誌七八人,乘小舟,溯溪而上,入東柯山中尋僧院,直至泉源處,卻也隻見林壑幽深,了無人蹤。日漸西斜,書生們都有些心慌,催著艄公把船撐回去,艄公本就不熟山中水道,又被眾人緊催,竟將小舟撐到溪石上,翻了個底朝天。溪水雖不甚深,卻頗湍急,劉棲楚好不容易抱住一根伸入溪中的老枝,抬眼去尋別人時,又如何尋得到,隻隱隱聽得呼救之聲,漸漸遠逝,最後隻餘鳥鳴猿悲,淒清哀怨。

劉棲楚略喘了口氣,又定了定神,方才攀著老枝爬上岸去。他四處走了走,尋了一棵老樹,爬上去在樹杈上靠住。他懷裏還有一張做幹糧用的胡餅,雖已被水泡得鬆軟,幸而尚未失落,他撕下一小塊吃了。此時天已昏黑,山月方起,劉棲楚想起家人,不免掉下幾滴清淚。

次日清晨,劉棲楚從樹上下來,循來路行去。也不知在山中行了幾日,卻漸漸迷了方向,隻覺得前後左右,都是一般的山石樹木,沒甚麼分別。那塊胡餅早已吃完,這幾日都是以野果充饑,他愈行愈慢,最後隻能倒在一棵老樹下,筋疲力竭,再也動彈不得。他心中暗想:想不到我劉棲楚竟會命絕於此!又看到不遠處幾朵山花,於風中搖曳,不禁嚎啕大哭,直哭到暮色四合,終於哭夠了,心裏倒沒先前那般難過了,身體似乎也有了些氣力,便站起身來,四下張望,想尋些野果充饑,忽然嗅到一陣淡淡花香,隨風飄來。

他不由自主地隨著那花香尋去。那一夜月朗風清,劉棲楚也不知哪來的氣力,直行到半夜,隻覺得那香氣愈來愈濃,愈來愈純,忽而如醇酒般甘冽,令人熏然欲醉,忽而又如刀劍般鋒銳,足以裂鼻破腦。劉棲楚神魂顛倒,一路行去,不知不覺,走入一道山穀,他借著月光,步入一片老林中,四周皆是合抱的大樹,地上一根野草也無,隻鋪了一層灰白之物。那香氣已不可用氣息來形容,竟仿佛是一道綠玉化成的清泉,淙淙流淌。

劉棲楚踉蹌行去,猛地瞧見林中一座破敗僧院,僧院的山門早已坍毀,門前卻有一株杜鵑花,足有一丈來高,林中昏暗無光,卻也遮不住那滿樹繁花的姹紫嫣紅。

劉棲楚步入僧院中,大呼道:“有人嗎?有人嗎?”卻隻聽得一陣“嗡嗡”的回聲。他行了一夜,此時才覺得雙腳酸麻刺骨,便往地上一坐,片刻工夫,便斜著倒下,呼呼大睡了。

次日醒來,隻見滿庭荒草,大殿內蛛網密布,梁棟間壘滿燕巢,幾尊佛像,或斷了手臂,或缺了眉眼,欲倒而未倒,佛頭上更是落滿了灰白鳥糞。

劉棲楚已是餓得頭昏眼花,他於僧院內外尋了個遍,隻找到幾顆酸澀野果,胡亂吃了,覺得略好了些,才聽見樹林上空似乎有許多的鳥兒,在“窣窣”地鼓翼飛翔。他步出僧院,勉力向山上爬去,地上鋪滿了陳年的鳥糞,他找到了幾顆野果,還碰上了一窩野蜂,他生了火,把野蜂熏走,飽飽地吃了一頓蜂蜜,又繼續向山上爬去。所幸山並不甚高,他一步步挨上去,不時有燕子掠過他眼前,又輕輕颺颺,穿過樹木的間隙,直上天際。

他從僧院出來時還是早晨,等挨到山上時,卻已是日落時分。隻見到陽光從對麵山峰後斜斜地射下來,把山穀映得一半通紅,一半暗綠。無數的燕子,正在樹林上空穿梭飛舞,它們飛入陽光中時,便仿佛變成了祝融的火鳥,遍體豔紅如火,而一旦飛入那陰暗的一半,卻又仿佛變成了綠色的魚,正在水中疾速遊動。

回到僧院時已是月明星稀。劉棲楚胡亂睡了一覺,早晨起來吃了些昨日尋得的蜂蜜,又提起精神,把僧院內外細細看了個遍。此處雖已破敗不堪,但先前的雕梁畫棟,碧甍朱瓦,也還隱然可見,看那規模,該是座有百十來個和尚的大寺院,隻不知為何會衰敗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