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在當地的文化圈裏也是鼎鼎大名。林海如常帶她去參加他那些文人朋友的聚會。她年紀既小,卻琴棋詩書樣樣精通,文人自古愛附庸風雅,在他們眼裏,黛玉本身就象征著風雅,又豈有不喜歡之理。
黛玉第一次隨著林海如去參加文人大叔們的聚會,是在菊黃蟹肥的秋天。大叔們不知怎麼就尋著了一處菊花開得正好的城郊農莊。農莊裏有最新鮮肥美的大閘蟹。
那時黛玉剛剛拿到了青少年組古琴演奏比賽的全國一等獎。大叔們想著飲酒賞菊品蟹,若是再有古琴助興,豈不是更妙!便叫林海如把黛玉也帶上。
黛玉原不喜歡這些熱鬧,可一聽是賞菊品蟹,想起那一世裏史湘雲宴請大家吃蟹賞花的情景,心裏很是懷念,也就答應了。
大叔們早聽林海如炫耀過很多回黛玉的才情,以為隻是一個父親對女兒無條件的誇耀。直到黛玉彈了一曲《高山流水》,眾人如獲至寶,直言今後的聚會必給黛玉留一席。
有一次林海如笑著對黛玉說:“現在他們叫我聚會的目的,隻是希望我帶上你,好聽你彈上一曲。我本身去不去,他們都不在意了。”
黛玉抿嘴一笑道:“下次再去,我們可以考慮收他們一筆錢了。”
“上一次聚會,你正考試,沒有去。大家正商量給你籌辦一場個人演奏會。說什麼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林海如一邊擦著眼鏡一邊笑著說,“其實他們是想名正言順的聽個夠!”
這場演奏會最終在黛玉高考結束後如期舉行了。大叔們平時看起來懶懶散散一副閑散文人的模樣,實則能量極大,都是市裏有頭有臉的人物。他們聯係到了市中心的大劇院,還請來了市裏部分領導出席,在報紙雜誌上登出了廣告。周芸聽說了此事,也出了一筆讚助費。
這是一場售票演奏會,原不是為了賺錢,所以票價很親民。黛玉還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讓孤兒院裏的所有人都來聽。演奏會非常成功,印出來的門票一早售盡。很多古琴愛好者慕名而來,滿意驚歎而歸。有當地媒體專門報導了演出的盛況。
演奏會結束不久,黛玉的高考成績出來了。她的班主任親自上門致謝,一臉激動的對林家眾人說:“我真是太高興了!自從你的成績一出來,我就激動得坐不是站不是的。沒想到我有生之年竟然帶出了一個文科狀元!我想著我必須上門來感謝黛玉!”一番話說得黛玉哭笑不得。
王芳鶯在一邊聽著,心裏也有些高興,卻偏偏說:“多大的事,也值得你高興成這樣。”不過填誌願時,黛玉卻做了一個讓班主任失望的決定。她沒有選擇遠在首都的那所著名的大學,而是把林海如執教的大學填在了誌願表的第一位。她不想離家太遠。何況本市這所大學同樣是全國數一數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