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初露鋒芒(2 / 2)

黛玉彈罷斂手,滿意道:“此琴琴音清、透、圓、潤雖比不得上古名琴,卻也彈得了。”

林如海笑道:“那咱們就買這一架。”

店長看黛玉彈琴的架勢,確信她不僅會彈古琴,還是此道高手。

“既然小妹妹對此琴滿意,何不就試演一曲?”

黛玉不置可否的微一頷首。略一思索,彈了一曲《秋江夜泊》。

琴聲安淡閑適,清靜舒緩。聽的眾人如癡如醉,仿若置身於秋夜江邊的茅屋裏,夜空中掛著一輪明月,清風徐徐吹來,遠山寺廟鍾聲響起。一曲終了,林海如仍沉浸在琴聲餘留的意境裏。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林海如隻知黛玉彈的好,至於為何好,他卻說不上來。而店長本人卻是古琴高手,她聽出黛玉此曲與她所熟悉的《秋江夜泊》略有不同。不同之處在於黛玉此曲古韻悠揚,毫無現代氣息。

更讓她感到難以置信的是,黛玉彈奏此曲時,左右手共用了幾十種指法。其中有十數種指法早已失傳,她連見都沒見過。

“敢問姑娘,這首曲子,你在哪裏學來的?”她按耐住心頭的激動問道。

“我不知道。”黛玉隻得如此說。

店長以為黛玉不願相告,心裏有些失望。

林海如說:“實不相瞞,我這女兒失憶過,對以前的事都不大記得起來。”

店長一聽,暗道可惜。

“這張琴是梅庵派的古琴大師王燕卿所製。王大師生前最喜《秋江夜泊》一曲。我雖沒聽過大師彈奏,但我相信小妹妹剛剛一曲絕不遜於王大師。真是奇才啊。”店長由衷的讚道。

林海如笑著說過獎,實則心裏樂開了花。黛玉並沒有聽說過王燕卿此人。

“這琴我們買下了,這價錢?”林海如請店長到一邊說話。

“你放心,自古名劍贈英雄。這琴你女兒用過後,其他人也不配使用了。我會以最低價給你。”店長說。

不僅如此,店長還送了擺放瑤琴的架子。

她對林海如說:“可以留一個電話嗎?如果可以我想以後去請教小妹妹。”

林海如看看黛玉,黛玉點點頭。

回家後,林海如和王芳鶯把書房對麵的一間雜物房清理了出來,作為黛玉的小書房。那尾剛買的流水紋的古琴就安放在裏麵。

第二天林海如獨自一人去買了一副書桌書架,叫人抬上樓,放置在小書房,供林黛玉練字。黛玉又從林海如的大書房裏挑了許多書放在自己的書架上。

書桌買好之後,黛玉放置一個花瓶在上麵。每日裏鮮花不斷。附近的一家花店每天早上八點把黛玉要的花送上門。

黛玉用毛筆寫了瀟湘館三個大字貼在門上。林海如晚上下班回來看到黛玉的字後,讚不絕口。他本人酷愛書法,黛玉這三個字筆勢委婉含蓄,深得王羲之“秀”和“美”的精髓。

“我的字跟你的比起來,簡直得扔。”林海如吃晚飯時對黛玉說。

“我也隻是隨便塗畫而已。”黛玉謙虛道。

王芳鶯知道林海如從不客套虛言,看了一眼林黛玉,心裏暗暗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