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可沒那麼傻,他可不敢把這些話發送出去,自己在船艙裏罵了半,感覺氣消了一些,又回憶起之前的種種來。
李昂手裏也不例外的有一本《聯合艦隊殖民指南》,這是號稱“星際文明研究學會”裏一些閑人寫的。在裏麵有個章節,他們將聯合艦隊遇到的星球分了類。一類是乙級三等星球,這種星球上地表環境極為惡劣,也沒有任何生命,甚至都無法進行星球改造,隻具有一點科研價值而已,一般科學家們也就在上麵最多造幾個科研站了。
一類是乙級二等星球,是一些地表環境尚可,無生命或隻有一些單細胞生物的星球,這種星球可以進行星球改造,但成本太大,一般也不會有哪個公司去做這種虧本買賣,一般而言除了科學家去建立科研站,也就是一些個實在無法適應社會的怪胎,或者是躲債的,躲仇家的,或一些想當隱士的人,或一些特立獨行的藝術家去造個居住點住了。一類是乙級一等星球,這種星球上的地表環境相對以上兩種來更加溫和,已經進化出了一些原始生命,或是已經進化出了原始文明(這些個星球上的智能生物不管文明程度達到什麼階段了,隻要還沒有人類的高級,能具有星際旅行的能力,就被此書的作者統稱為原始文明。
並且來實在太巧,人類的聯合艦隊還從沒遇到過比人類更加發達的文明呢,這到底是人類走****運,還是這裏麵還有什麼不敢深想的更深層次的原因,此書的作者隻是提出了疑問,對此沒有進行過多的論述),但這種星球上的自然環境隻能被這種星球上自然演化出的生命適應,人類是無法生存的。這種星球進行星球改造仍然成本太大,一般都被一些為富人安排獵奇加狩獵旅遊項目的旅遊公司所承包。
以上是不適合進行星際殖民的星球,接著就是適合進行殖民的星球。一類是甲級三等,這種星球上麵的自然環境和地球非常類似,但已經進化出了智能生命,它們也具有了能與聯合艦隊有一定程度對抗的科技,並且這些星球上的智能生命不管是個體特征(包括外形和生理結構),個體行為還是社會結構都和人類的完全不同,人類和這種文明之間根本無法溝通,要想進殖民隻能發動戰爭。
而且人類在對其進行殖民戰爭時無法根據自身文明的曆史經驗來製定戰略,因此戰爭成本很高,不過當然了,最後仍然能夠進行殖民的,隻是難度很大。一類是甲級二等,這種星球其他的條件都和三等一樣,但不同的是上麵的智能生物不管是個體特征和行為還是社會結構都和人類的非常相似,遇到這種星球人類就可以根據自身的曆史經驗來指定戰略了,並且還能和它們進行談判,殖民成本就大大下降了。
最後就是頂級的可殖民星球,就是甲級一等,這種星球不僅自然環境和地球相類似,甚至有的人類去了連宇航服都不用穿,並且這種星球上麵的物種要麼還沒演化出智能生命,要麼就是智能生命所擁有的科技仍處於還沒有發現電力,甚至連蒸汽機都沒有發明的非常早期的階段,這樣人類隨便開艘飛船過去那些個外星人就都把人類當成神供著了,還多了不少免費勞工,這種星球的殖民成本簡直就可以忽略不計。
還有兩種是理論推導出來的行星,一種是行星上環境非常嚴酷,但可能會進化出一種和普遍定義上截然不同的生命來,比如矽基生物,氣態的生命,等離子態的生命,液態的生命,金屬體的生命,礦石生命,或者幹脆整個行星就是個生命體什麼的。一種是環境非常適宜生物生存,可就是沒有進化出任何物種的行星。這兩種行星在理論推導上是成立的,可人類的聯合艦隊在好幾個世紀中也沒有遇到過。不過因為宇宙******大得不像話(這句話是書中的原文),不排除以後會遇到的可能性。
李昂從出生到現在一百多年了,就遇到過三次可殖民的星球,第一次遇到時他還是個二十多歲的屁孩,還在“歐陸經典”上的一個飛船修理廠給裏麵的修理機器人當雜工呢——給機器人當雜工,你混得是不是比鬼還慘,哪有機會出去撈一票。第二次遇到的時候他在“萊西”艦隊裏,那一次倒是撈了不少,可他那時候哪裏有過日子的心,賺到的信用額度不到半年就和那個女朋友揮霍一空。
這第三次李昂估計也就是自己這輩子最後一次遇到甲級星球了,雖是二等的,但在這種星球上幹上一票絕對有的賺,自己這輩子還能不能成個氣候也就看這一次了,可沒想到剛剛開始撈,就被那破道雞公司罵了一通,心裏能不氣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