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要製造一個可以讀取、處理、執行啟源,同時可以精密計算、控製的【動盤】。既然幻像不是簡單的絢麗播放,而是執行人的命令的,那麼就製造【幻源】。當人發出執行指令的時候,通過【控製源】接受指令,然後【動盤】對其指令提取、解譯,再實時計算後,對【幻源】發出執行信息,最後結果,比如可移動圖像出現在虛擬世界裏出現。”
一個膽大的前所未有的奇特的構想馬上呈現在老人的頭腦裏。這個瘋狂的想法一出現就注定停止不了。世人不知道以後天域世界不可缺少的【雲腦】,就這樣地從一老一少兩人隨口對話中產生了它的稚型。
經過一老一少的瘋狂討論,終於產生了新的【號角】框架。老人一碰到難題就去問小孩,小孩很天真很不負責任地給出了很多幻想的東西。一般是老人對這些幻想都會翻了幾翻白眼,翻完之後沒辦法了,就去思考小孩的所謂建議。事實表明,一樣新事物的誕生都是在瘋狂中爆發的。
【動盤】,它負責處理、運算【號角】內部的所有數據,其包括緩衝元區、解譯元區、邏輯運算元區和執行元區。
【控製源】,主要的功能是幫助【號角】玩家輸入資料,包括輸入控製台、語言控製以及辰息控製等。【基源】,是管理動盤、啟源、碟盤和控製源的基底源,是動盤和啟源之間的源介質。
【碟盤】,用來存儲資料的媒介。【幻源】,儲存【號角】高度擬真幻像的基本源的地方。
【啟源】,啟動某一個幻印或者多個幻印的啟動部分,在【號角】裏主要是啟動和支持遊戲運作。【指令】是【基源】的基本命令;是由一個契合元或者多個契合元組成。
隻要把這些在手爵裏串聯起來就可以用了。其工作的原理就以“要求某個兵種執行跑步動作”為例。
其運作過程為,【控製源】接受指令,【動盤】把【指令】和指令所需的【幻源】的資料讀取的緩衝元區;解譯元區從緩衝元區接受指令,然後解譯指令。在提取和解譯階段之後,接著進入運算階段。該階段中,把解譯完畢產生的有意義片段連接到運算元區,通過邏輯運算能力,得出最終結果,一係列的微操作。最終階段,執行,以一定格式將運算階段的結果簡單的執行,執行微操作係列,從而完成一條指令的執行。指令的執行被寫進【動盤】的緩衝元區,以供隨後指令快速存取。
【基源】把指令的執行動作反饋到【啟源】中,啟源接受執行指定,從【幻源】讀取資料,把下一步兵種跑步的圖像連貫地呈現出來。
框架是定了下來,問題終於也到了解決框架構想的時候了。
啟源、幻源以及碟盤這些都沒多大的問題,本身就有的了。控製源可以利用同頻共振的原理弄出來。基源也就是啟源的放大升級版,花些心思的話,問題也不大。
問題就在動盤身上,要製作一個具備自身能處理以及運算功能的具備大腦功能的東西不是一般的有難度。最後,解決的辦法就是先把動盤拆分四個部分來完成:緩衝元區、解譯元區、邏輯運算元區和執行元區。先把這四個部分一個一個製作出來,再合並起來。
緩衝元區,主要的作用是臨時存放各種輸入、輸出數據和中間計算結果,以及與碟盤、幻源交換信息時做緩衝之用。隻要【號角】在運行中,動盤就會把需要運算的數據調到緩衝元區中進行運算,當運算完成後執行元區再將結果傳送出來。老少二人解決的方法是,把具備存儲功能的動印加入一些運轉路徑構式,同時辰息擴大構式的半徑。
解譯元區,是指令與契合語言的轉換。那麼邏輯運算元區和執行元區這兩部分呢?用印械來解決?問題是沒有這方麵的材料和技術。
能不能把後三部分合起來一起來做呢?具備大腦處理和運算一般的能力?
我的天啊,這麼複雜,還讓人活不?
老人都忍不住吐槽了,這真不是一個人能幹的活!
能不能拉個人下水,老人笑咪咪地看著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