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慶帶著記者在徐村采訪完之後,在縣城好好地招待了一番,又給每位記者送上紀念品,讓記者們好好地寫寫、拍拍、編編,記者們都一個個高興地答應了下來。
送走記者,陳國慶感覺實在有些支撐不住了,肝部的疼痛又加劇了些來,他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患了肝癌。因為他知道,焦裕祿就是肝癌,也是肝部疼痛。自己讀過那篇關於他的新聞,知道他還把《毛主席語錄》讓自己的孩子去看。現在,已經有媒體報道說,給孩子《毛主席語錄》看的細節那是記者們編出來的,根本就沒有那麼回事,都是為了宣傳的需要,塑造人物的需要。但焦裕祿作為一個先進典型流傳了下來,並成為黨員幹部們學習的榜樣,每年都有大批的黨員幹部去蘭考學習參觀,體驗一番蘭考精神。
不知道素素會不會也會成為這樣一個典型,從開始策劃,陳國慶其實就是按照典型的路子來做的。如果真的一炮打聲,肯定是一個很感人的先進典型,甚至會全國走紅。然而,在陳國慶心中還有些隱隱地擔憂,他發現記者們在徐村采訪時,並沒有一個村民主動配合地接受采訪,而且還都躲得遠遠的,問他們話的時候都說不知道,還用一種怪異的眼光瞟這些記者。難道素素的事是假的,電視上報出來是假的。因為看了電視的報道,自己才有了把它做大的想法,結果把假的繼續放大了。哎,管它這麼多幹什麼呢?報道出來了就是真的。希特勒不是說過,謊言重複千遍就成真理了嗎?村裏的人知道真相又如何,誰還會相信村裏的人,人們相信的是電視裏的素素,他們不服又找誰說理去。既然在主流媒體上報道出來,假的也成真的了。
陳國慶心中有些釋然了。其實,那麼多典型還不都是這樣塑造出來的,有多少是真的呢?典型人物說的那些話,記者聽到過嗎,還不都是記者們為了突出人物形象,進行的人為拔高。看看那些典型,好象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有幾個經得起推敲。更有意思的是,隻要成為典型,不是死了的,就是快死的。死,是典型的典型特征。為什麼?也許這就叫死無對證吧。即使是假的,誰還會跟一個死人過不去呢?然而,素素卻是一個活的,她成為典型之後將會怎麼樣呢?
很快,新聞報道就出來了,電視、報紙幾乎是在同一天發布出來的。縣裏的媒體最快,當天就報道了出來,接著是市裏的,然後又是省裏的,然後又是中央的,鋪天蓋地般的。那幾天,看電視是素素,看報紙是素素,素素成為了媒體的主角。它們都在宣傳著這樣一個為支持丈夫工作而積勞成疾得了重病的農村婦女,在他們的筆下,在他們的鏡頭中,在他們的話筒前,素素成為了一個令人感動,催人淚下的好人。此時,素素也有了一個新名字,就是“好警嫂”。一提到“好警嫂”,人們就會想到素素;一提到素素,人們就想到“好警嫂”,“好警嫂”似乎成了素素的專有名詞。這期間,陳國慶不斷收到來自全國各地媒體記者的采訪要求,市級的、省級的,宣傳婦女工作的,宣傳警察工作的,建設新農村的等等,都把筆杆子、鏡頭對準了素素,讓陳國慶應接不暇。中午這批記者走了,下午另一批記者又來了,陳國慶忙得整天團團轉,肝部的疼痛似乎也忘了。直到有一天,他無法再堅持,到醫院一查,肝癌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