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的大喇嘛還很年輕,還不是寺裏的大喇嘛,但為了方便區別,我們稱呼當年還年輕的大喇嘛為老喇嘛。
按照寺廟裏的習俗,那天老喇嘛把門前的雪全掃幹淨,並在廟門前放三隻大炭爐,不讓積雪再次覆蓋地麵。這樣的舉動在喇嘛廟建成後,每十年就有一次,雖然老喇嘛並不知此舉何意,但是,曆代喇嘛都嚴格遵守。
那個中午,第四次去為炭爐加炭時,老喇嘛看到了站在炭爐前取暖的爺爺。
爺爺穿著一件特別奇怪的衣服,似乎是極厚的軍大衣,但衣服上的花紋卻是藏式的,他的後背背著一個很大的行囊,看上去無比沉重。
爺爺看上去特別健碩,當時老喇嘛和他有這樣一段對話。
老喇嘛:“貴客從哪裏來?”
爺爺:“我從山裏來。”
老喇嘛:“貴客到哪裏去?”
爺爺:“到外麵去。”
老喇嘛:“貴客是從山對麵的村子來的嗎?”
爺爺:“不,是那兒的深處。”
說完這句話後爺爺指向一個方向,那是大雪山的腹地,對於老喇嘛、對於墨脫的所有人來說,他們都知道,那是一個無人區,裏麵什麼都沒有。
而寺廟和那片區域銜接的地方,並沒有任何道路,隻有一個可以稱呼為懸崖的地方,但因為它積雪和陡峭的程度,也相差不遠了,落差足有兩百多米,非常險峻,是這個喇嘛廟最危險的地方。
沒有人會從這個方向來,老喇嘛笑了笑,他覺得爺爺肯定是指錯了。但他很快就發現不對勁,因為在爺爺站的地方,隻有一對孤零零的腳印,沒有任何延伸。
在這種大雪天氣,要有這樣的效果,除非爺爺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或者,真的是從懸崖爬下來的。
老喇嘛:“貴客為何在我們門口停下來?”
爺爺:“這裏暖和,我取一下暖,馬上就走。”
爺爺指了指炭爐,老喇嘛忽然有了一個奇怪的念頭,這個寺廟的奇怪習俗,每十年,就要在廟門口生上三爐子炭火,難道就是為了,如果有人從門口經過,有個地方取暖?
或者說,有人希望從廟門口經過的人,會因為這三個爐子停下來?
這個廟從建成之後,就有了這個規矩,他一直覺得這個規矩特別奇怪,難不成修廟的人,很久之前就預測到會有這樣的情況,所以定了這個規矩?
老喇嘛看著爺爺,兩個人無言對視了一段時間,他覺得有點尷尬,就道:“裏麵更暖和,要不貴客進去休息一下,喝一杯酥油茶再走吧。”
老喇嘛本是客氣地一問,爺爺倒也不客氣,直接點頭說道:“好。”
於是老喇嘛便將爺爺引進了喇嘛廟裏。
作為主人,又是長久沒有客人,他自然要盡一番地主之誼。請爺爺暖了身體,喝了酥油茶之後,他便帶著爺爺在寺廟裏到處走動。
在此期間,老喇嘛有意無意地,總是想問爺爺一些問題,奇怪的是,爺爺也不遮掩,他反複強調說自己是從雪山裏來的,言語之間,看不出有一絲撒謊或者掩飾的跡象。
當時的老喇嘛雖然年輕,但好歹也經過修煉,對於人世間的好奇心,有種特別的控製力,他沒有繼續追問下去。
本來這件事情,最多在爺爺留宿一晚之後就會過去了。爺爺離開後,老喇嘛的生活也會進入正軌。
那天晚上,爺爺在老喇嘛房裏和老喇嘛聊完最後幾句話,交代了明天就離開的想法,表達了感謝,老喇嘛便送爺爺回他自己的房間。
寺廟的結構頗為複雜,一般人無人引導完全不可能找到房間,他們在寺廟裏繞來繞去,在經過一個院子的時候,老喇嘛的油燈滅了。
一片漆黑,月光下的院子特別昏暗,老喇嘛停了下來,去點油燈,這個時候,爺爺抬頭看了看天空。
夜裏的天空,漫天星辰,美得猶如夢幻一般,這樣的美景,對於老喇嘛來說,從小接觸,覺得天空就是那樣的,他不覺得天空中有什麼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