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行,這個法子好!”
“要得!”
“可以!”
“大明,這個想法好,我們都等著吃喜糖……”
屋內的四鄰幫著幹忙,不停的應和著。明陽子不愧是出家人,修養好,他也不惱怒,笑著擺了擺雙手,說道:“要不得要不得,各位長輩親友,過去的大明已經出家了,如今我是道士明陽子,所以這出家人不說在家話,謝謝各位的好意,哈哈……”
這些不打草稿的話,明陽子並不當真,打著哈哈就應付了,他二十年前隨師傅去了趙公山,就出家修行全真道,早已受了三堂大戒,如今已是一方叢林監院,如何會想這些事情。不過這些狗屁話朱老太卻聽得心頭舒坦,笑嘻嘻的點著頭,見兒子一口回絕,她那心口還沉了一下,隻是介於這麼多人在,她不好勸上兒子兩句話來。
吃著香煙糖果,一直胡扯嗨吹到天擦黑,那一幫閑人才做鳥獸散去,一家子吃完了晚飯,明陽子才把自己離開家的經過給家人說了,原來當年領走他的老道法號蒼平子,是川北灌縣四麵山趙公廟的觀主,四麵山又稱趙公山,是財神趙公明的祖庭。當年老道士領了蕭大明到四麵山拜他為師,出家修行賜法號明陽子。
這些年明陽子除了被道教協會派到北京白雲觀去進修外,他一直呆在四麵山上,勇猛精進的修行,從白雲觀回來後,被安排到了青城山天師洞管理寮房道眾,五年前被提拔為一方叢林的監院,主管本處客、寮、庫、帳、經、典、堂、號等八大執事。
他如今已是廟子裏的高管,地區道教協會副會長,市政協委員,信徒眾多,除了弟子和信徒供養外,國家還有專門的生活補貼,一個月下來也不下於白領的收入,更別說功德錢的分紅……吃喝拉撒又在道觀裏,所以說他明陽子不缺錢,這不,為了方便他開會講經說法方便,組織上還專門給他配了一部小車。
這年頭,和尚道士開車坐飛機逛商場,誰還當個稀罕事呢!出家人不是人?出家人也得生活,理解!
一年前,師傅見他慧根深種,於是應允他回家看看俗家高堂,算了盡盡孝道,略表人情。
晚上,仙長問了二哥二嫂的工作生活,又問了小馬的工作狀況,見他們說得支支吾吾的,仿佛比較窘況,於是他在沒有喝酒的狀況下,一口承諾說要在縣城裏給二哥買一套房子,接上老媽一起去住,還要給他們租個鋪子做水果生意,又說要給小馬安排工作,還說……
他這些滿口承諾的話,說得蕭大軍兩口子心花怒放的,特別是馬淑芳,歡喜得清口水快流了一地,小馬聽了,也很是高興,不過他高興得更多的是三叔的歸來。年輕人沒經曆世道艱辛,端著一點自尊心不放,總認為臉皮子比錢值錢,那是要等到自己成家立業養兒養女後,才會幡然醒悟錢這東西,最是萬惡,萬惡得無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