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劫數的萌芽(1 / 2)

人生總是需要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的。

當你不差錢的時候。

剛出正月,周易的小廟裏就迎來了一尊判官的神像,出奇的是這位判官老爺,不但沒有了青麵獠牙的凶煞的模樣,反而看起來有些文弱迂腐。

比起判官,這尊神像更像一個普通的落魄老秀才。

神像是周易親自給自己廟祝托夢交代的。

好在廟祝還算識相。周易不過說了幾句之後。

廟祝便飛快地行動了起來。

這讓周易很滿意。於是終於決定不再跟廟祝計較他“辱罵”過自己的事情了。

說起來,以周易的神職,是沒有資格任命一個判官的。

畢竟官微職小,能管轄的範圍也就那麼一丁點大。

可奇怪的是,周易自從來到這裏之後,好像就沒什麼人管過他。

就連屢次跑到南京城裏東遊西逛,為非作歹。南京城裏的城隍爺也是一聲不吭。

就當沒看見似的。

周易也曾左想想,右想想。

怎麼想不明白為什麼?

莫非自己的上司們對自己有什麼誤會?

總之,周易自從來到這裏之後,就在這亂葬崗裏一直逍遙到了現在。

天不管,地不收的,偶爾見到幾個地府的陰差也是對著自己客客氣氣地,一點都看不出來有什麼不妥的地方。

膽子都是練出來,周易也的確需要一個能幫自己處理瑣事的從神。思量再三之後,便索性就自己任命了一個判官,在自己不在的時候,代為管理亂葬崗跟小廟的香火。

若是萬一地府派人來責問了,就直接說“老秀才”乃一位“臨時工”就好。

單蓓子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麼了。

周易就這樣略有些忐忑地等了兩日,見還是沒有人來幹涉他。便放下了心來,開始準備去雲遊四海了。

周易規劃的路線是先從南到北,再從北到南。在雲遊的過程中,將名山大川一一走個遍。

周易不知道這個時代,人間還有沒有所謂的神仙之人,但周易希望有。

因為周易心裏有著一大堆的疑問,想要找人詢問。

二月二,龍抬頭。周易作別了剛當上判官的老秀才,隨身帶著自己不多的幾件百倍以及夾著一把雨傘,雨傘裏裝著王二花子,然唱著歌,踏這步,帶著對遠方無限的憧憬走上了雲遊的路。

萬曆年間,算大明最後的餘暉了。至少這個年代,大明的百姓們日子雖然過得很苦,卻也沒有到活不下去的地步。

但大明之大,總是會有一些意外的。

周易一路走走停停,剛跨過淮河的地界,就好似走到了另一個世界一般。

幹旱。

非常嚴重的幹旱。

幹涸的大地,枯萎的禾苗。光禿禿的樹木,以及那一群群漫天飛舞的蝗蟲。

或許,幹旱還不是最可怕的,畢竟時日尚短,河流也還沒有斷絕的跡象。

隻要還有河流或者水井,大災還是可以搶救一二的。

可怕的是幹旱伴隨而來的蝗蟲災,那可就真的是赤地千裏,草木無存了。

奇怪的是,這裏的人好似對著漫天飛舞的蝗蟲視而不見一般。周易一路走來。竟然沒有發現一個再努力撲殺蝗蟲的例子。

這裏的人都在忙些什麼啊?對著蜂起的蝗蟲都可以視而不見。

“福生無量天尊!”周易走在了管道上,遠遠地就看見了一大群蝗蟲猶如雲霧一般上下飛舞。忍不住地就停下了腳步,拉住了路邊一個老農問道:“這蝗蟲眼看著就要成災了,你們怎麼不滅了這蝗蟲啊!”

周易並不覺得自己的話有什麼不妥,在後世,哪會有蝗蟲肆虐的機會?剛一成型就肯定是鋪天蓋地的農藥噴過來了,結局也就無非是付出一些金錢上的代價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