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找了很多的東西了,還是沒有找到新的材質”,林濤說。
“沒關係慢慢找,不用氣餒,我想明天就要找到了”,王朔說。
“你想的美吧,哪有那麼容易的,克裏斯丁博士,花了將近20年才把納米技術研究到這個份上,你還想在幾天裏找到新的替代元素,怎麼可能?”,鄧闊說。
“眾所周知最硬的金屬元素是鉻,最硬的合金是鈦合金,怎麼找也就隻有這兩個,可問題就連這兩個都不能滿足於現狀”
“假如說不用金屬做材料,你們感覺可行嗎?”王朔說。
“可以試一下!”,博士說。
“博士”
“不用管結果,大膽點,做就對了”
“好,我明白了”
又過了三天。
“我有個想法!鄧闊,林濤,過來”,王朔說。
“說說你的想法”
“我想可以試試硫化碳炔”
“硫化碳炔?”
“是啊,雖然不是金屬,但我們可以先試試”
“那什麼是硫化碳炔呢?”林濤問。
“碳炔雖然不是金屬,但它是至今為止,被評為世界上最硬的材料,我們可以試試。”
“聽著很不錯,我們來試試吧”
不到一天的功夫,三個人已經以碳炔為材料,製造成功了新一代納米攝像機和碳炔纖維紙張。
“來吧,檢驗一下實驗成果”
“那咱們來小試牛刀一下,我們來造一個實驗台桌,正好也快壞了。”,王朔說到。
王朔用納米攝像機照射實驗桌,把剛好的膠片放在特殊的紙中裹起來。扔在地上靜置10妙,紙團逐漸變大,撕下紙張,一個嶄新的納米產物誕生了。
“成功了!”,王朔說。
“別開心得太早,這才剛開始”,博士說。
過了大約半個小時,納米產物還是沒有任何的形變,王朔以為大致應該是穩定了。
“幹得漂亮!王朔,你是怎麼想到用碳炔做材料的呢?”博士問道。
“我認為新興產物的本身不一定是原產物,金屬本身的自由電子很多,再與空氣進行摩擦,這樣金屬腐蝕的程度也會變大,所以我想如果用金屬之外的東西試試,也許可行呢?”
“對,這才叫創新!你做的很不錯”
“謝謝博士!”
正當博士誇讚王朔的時候,納米產物實驗桌的一角已經開始融化了,但是沒有任何人有所察覺。
“那麼接下來呢?”林濤問。
“我們要去改變世界”,博士說。
“新時代納米技術發布會定在下周,到時候你們都要來參加,上台去講解新產品是你們的任務”博士對他們的評價很高。
“好!”
三個人從早上8點一直到10點,終於要回宿舍休息了。鄧闊和林濤先行了一步,王朔留下來打掃完衛生以後再走。
差不多將近11點,納米新產物實驗桌的四角全部融化,中間固定的桌柱已經塌陷,桌子塌在了地上。
聲音很大,驚動了王朔,王朔回頭去看,驚呆了。沒有想到像碳炔這樣比鋼要硬200倍的材料,應用到納米技術上也變得不堪一擊。
“這項技術,我們真的能掌握嗎?”王朔開始迷茫,他跪在地上。
人往往在最失望的時候,就會想很多的東西,王朔的大腦想到了很多的東西。終於有頭緒了,王朔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他想到用金屬與碳炔合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