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十三章 誤作他人(1 / 2)

二人離開山莊後,按羽海二老指引的方向,一路往西南而行,他們的目的地是大允國的都城。

鏡世裏大允國在滅掉清朝後,也定了北京城為都。京都之地,向來是三教九流,魚龍混雜,說不定就能在那打探出天晶的來曆。其次,秦平也很想去看看,這處心髒之地,會有什麼不同。

一路上,秦平鐵嶽二人甚是瀟灑。他們沿途租馬車,投客棧,是吃好的,住好的,沒受過一點累。誇張一些說,簡直是奢靡!可也沒辦法,誰讓他們有錢呢!單是秦平所帶的金葉子不說,就是海逐浪所贈的銀錠,也夠他們吃喝住行的。

行了幾日,他們終於來到了北京城。京城畢竟是京城,到處都是繁華景像!最讓秦平開懷的是,這裏沒有那萬惡的霧霾。

進城門不遠,便是一處鬧市,街上人群熙熙攘攘,絡繹不絕。街道兩邊店肆林立,有茶樓,酒館,當鋪,作坊等等之類,不計其數。路邊擺著各種攤鋪,有賣燒餅的,賣肉包的,賣山貨的……反正好吃的東西是應有盡有。各路小販也在賣力吆喝,極力拉攏來往的客人。鬧市盡處,還支有一個算命攤,那算命先生坐在一張竹椅上,正翹著二郎腿,不急不緩地等著下一個信命人。

不過,最能讓二人感興趣的還是街口幾個玩雜耍的。

秦平記得,孩提時候曾見過一次雜耍,那時候他住在農村,一天村口來了一個雜技團,說要在這表演幾天。雜技團規模很小,團裏隻有四個大人加上兩個小孩。他們平日表演的無非是頭碎酒瓶,口吞玻璃渣之類的雜技,那時秦平年歲小,覺著特別有意思,所以一放學就往村口跑。

讓秦平最記憶猶新的是其中一個小孩子的表演。有一次,那個小孩走到觀眾麵前,先是走了一段平衡木,然後下了一會腰,準備了一些前戲。隨後精彩恐怖的時候就來了:雜技團中的兩個年青人走了出來,蹲在那個小孩身邊。一人用手捧著小孩的頭,另一人用手固定小孩的身體,隻見前者雙手慢慢扭動,將小孩的脖子住後帶。在手勁的作用下,小孩的頭一點一點往後轉,最終整個都耷拉在了背後。當時這個畫麵把秦平給嚇蒙了,就連在場的大人們也是目瞪口呆。後來,在觀眾的驚訝之中,年青人又緩緩將小孩的頭轉了回去,恢複了原樣。小孩清醒了,他居然一點事也沒有,還當場吃了幾口飯菜。由於這個畫麵太震撼,讓秦平至今都還記得。

話說回來,這街口的雜耍種類也可算極多。一人身如猿猴,正迅速爬上百仞竹竿的頂端,將一麵灰旗輕鬆摘下,是為竿戲;又有一人手舉火把,嘴中反複傾吐,便會有一條火龍噴出,是稱噴火術;還有什麼吞刀飲劍、吃針引線、縮骨軟功等等之類的,真是五花八門,讓人目不應暇。

眾多的雜技讓秦平看得有些癡了,可想而知,那鐵嶽會得多入迷。

正當二人看得精彩時,忽然人群外有人大喊:“東街駱人傑駱老爺子要比武決鬥了,還不趕緊去看看!”

聲音剛落,人群一哄而散,全都朝東街跑去。秦平不想去湊熱鬧,打算留下來繼續看雜耍。可別人玩雜耍的不幹了,紛紛丟下手中的活,收拾好東西,也緊緊跟了過去。

“我內個去,你們也跟著去湊熱鬧,太‘敬業’了吧!”秦平豎起大拇指,對那些雜耍人就是一頓吐槽。

眾人的舉動也成功引起了秦平的好奇:究竟是什麼人的比武,會讓這群人如此瘋狂?他拉著鐵嶽,也跟著人群的腳步,向比武的地方跑去。

一到目的地,便見一個巨大的木台子,台子上立有一個人,此人年紀五十歲上下,身穿華服,麵色十分冷峻,手裏還緊緊攥著一把長劍。此人大概就是駱人傑駱老爺子了,如此看來,要同他比試的人還沒有到。

台上冷冷清清,台下卻熱鬧得緊,一眼望去,到處都擠滿了人。看到這摩肩接踵的人群,二人要想走到近處觀看,是不太可能了。可站在人群外又容易被擋住視線,看不清比試。

還是秦平歪點子多,他轉了轉眼珠,便想到一個辦法。秦平先買來一個牢固的木架子,讓鐵嶽背在身後,等比武開始的時候,秦平就站在木架上去。鐵嶽人高馬大,力氣又足,如此一來,秦平就能看到打鬥畫麵了。

可秦平等了很久,也不見比武開始。木台之上,遲遲不見有人上去,由始自終隻有那個華服老者。台下的觀眾也已經等得有些不耐煩,開始議論紛紛。

“也不知道是誰要與駱老爺子決鬥?”站在鐵嶽身前的一個年輕公子說到。

“聽駱府下人說,這次來挑戰駱老爺子的,是那個大名鼎鼎的‘九幽劍客’。你想,這天底下但凡使劍的人,有幾個敢讓駱老爺子這樣幹等的。”一個中年人好心回答道。

“原來是他!聽聞這個九幽劍客武功極高,心武力更是恐怖,這幾年來,他四處挑戰,打敗了很多用劍高手。也聽說他非常神秘,極少在人前露麵,故而很少見到他在這種場合下比試,如今怎麼……”年輕公子覺得十分好奇。

“這個嘛……我也不太清楚。”中年人明顯也不知道其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