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這世上孤獨地勇敢
正能量值班日記
作者:林梔藍
在朋友圈看到一個截圖,說:作為群居動物,有很多人都是“沒人陪不能出門星人”,不論做啥都希望有人陪。但偏偏有人就出了這麼一個“寂寞忍受力排行榜”,最高的第十級,是一個人做手術。
我看到最後沒忍住,捂著臉,真的有點想哭。
2014年,很多關注我空間或微博的姑娘都知道,我因為檢查出有膽結石,而後做了膽囊摘除手術。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這些小石頭,已經在我身體裏長了很多年。
上中學的時候,零花錢有限,我卻總是偷偷給喜歡的男生買早飯。學校門口的小攤上,涼麵一塊錢一份。我中午買一份涼麵,剩下的四塊錢都用來給他買好吃的蛋糕或者飲料。
不久之後,我就有了胃疼的毛病,然而自己卻不以為然,想著咬牙忍忍,扛過去就好了。
直到我照B超後檢查出是膽囊結石,醫生說已經很多年了,最大顆的結石直徑達22mm,已經不能通過激光碎石來治療,隻能摘除膽囊。
說著,她又感慨般強調說,很多得這個病的人都是因為常年不吃早餐。我一驚,恍惚之間想起那些久遠的畫麵來。
那是2013年的夏天,我因為一直沒有買保險,手術費對普通家庭長大的我來說還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而那時,我工作幾年僅有的積蓄,也全部拿給爸媽,用來付了一套小戶型房子的首付,他倆的工資則連按時繳付月供都困難,別提支付這次的手術費了。
於是我忍了下來,按照醫生的要求盡量忌口,祈禱它晚些時候發作。
然而最終還是沒有忍多久,一年時間,我發作過好幾次,最後一次疼得厲害到我一個人在房間裏,邊哭邊拿頭撞牆,用力摳喉幹嘔也無濟於事。那個晚上,我給家裏打電話,哭著說,我想做手術。
媽媽有點為難地說:“你這麼疼,白天先回來吧,回來後我們商量商量。”
我一夜未眠,還記得當時自己矯情地發了條朋友圈,寫著:未曾痛哭過的長夜不足以語人生。配圖是枕邊哭濕的一大把衛生紙,
清早回家,我先去了醫院掛水。但其實,有膽結石痛苦就痛苦在並沒有什麼藥物能止疼,隻能消炎,然後硬扛。爸媽在一旁試探著問我:“你能忍嗎?要是能忍的話,我們先消炎,過段時間再手術?”
這就是生活,不是沒有人心疼,但就是生活讓人變得難堪。
後來在醫生的勸說下,我總算借到了手術費。偏偏手術當天,原本寄住在我家的外婆也入了院。因為她需要人輪班看護,所以我手術時,爸爸沒有過來陪我。
從麻醉中醒來的時候,我聽到爸爸跟身邊的人感慨:“唉,我就這麼一個女兒,這麼多年也就做這麼一次手術,我居然都沒有在她身邊。”
我鼻子一酸,緊接著感到刀口劇烈的痛。那樣撕扯的痛後來整整伴隨我六個小時,六個小時裏,我從一開始哭吼,到後來嗚咽。三天後我要出院,刀口莫名撕裂了,值班醫生給我重新打了個疤。隔天走的時候,我問醫生需要休養多久,他說至少這個月是不能幹體力活啊,在家要養著。
然而,我卻隻在家住了不到五天。
因為外婆出院後想住到家裏來,而家裏已經沒有更多的房間了。我跟爸媽撒了個謊,說長沙還有一些工作需要等著我處理,我要先回去。
他們拗不過我,加上外婆那邊也確實需要人手,就答應了。我一個人慢慢地推著那個24寸大的行李箱,上了回程的車。
其實我根本沒有什麼工作要處理,我隻是不想成為別人的負擔。藥店離我住的小區需要步行20分鍾,而我因為傷口沒有恢複好,每次都需要彎著腰,慢吞吞地一隻手捂著傷口,一隻手握著錢和手機,走上整整兩個小時才買回繃帶和清理傷口用的藥。
然後我一個人在房間裏,煮粥,煮麵,煮粥。看看電視,睡在硬邦邦的硬板床上,輾轉反側。
那些天,我長沙的閨密都以為我還在老家養病,而家人都以為我在長沙有朋友看顧,我卻孤單地一天又一天挨了過去。
其實現在回想起來,我倒也不覺得自己有多可憐。
我隻是用那段孤獨的人生,學會了承受,承受生命之中總會有沒人陪伴的日子。當它來臨,我要讓自己變得更加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