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入塵世 第一章 詐屍(1 / 2)

這是一個美好的世界,也是一個糟糕的世界;這是一個充滿睿智的年代,也是一個蒙昧遍布的年代;這裏有充滿希望的春天,也有令人絕望的冬天;這裏有陽光普照的地方,也有黑暗籠罩的角落;對於一些人而言,麵前無所不有,而對於另一些人而言,麵前一無所有。

盤古大陸曆經百年戰亂,最終龍騰帝國一統天下。開國皇帝潘萬戶即太祖皇帝出身布衣,為禦外患,以潘姓為主幹,創藩字,取防衛保障之意,分封九子為藩王,牧守一方。

大同元年,太祖皇帝下令諸子收繳天下之銅,造九鼎,將九州之地貌、人文鐫刻於鼎身之上,以一鼎象征一州,以彰顯皇權至上、天下一統。

大同九年,九鼎皆成,運至帝都,太祖皇帝大喜,親自主持大典,以鼎祭於昆吾之虛。九鼎不炊而自烹,不舉而自臧,不遷而自行,太祖皇帝、諸王百官盡皆嘩然。自此,九鼎不知下落,民間開始流傳“九鼎成、鎮四海,神饗矣,萬世昌”。

大同十二年,太祖皇帝最寵愛的二子揚州王潘世傑病亡,太祖痛苦不已,隨即立二子揚州王潘世傑之子潘永文為皇太孫。

大同十六年,太祖皇帝逝世,皇太孫潘永文登基,即惠宗。

潘永文登基後,為鞏固自身權利,同時削弱藩王實力,潘永文開始實行削藩政策。一時間諸王恐慌,冀州王潘世達以“清君側”為口號,聯絡諸王,開始了長達三年的內戰。

大同十九年,帝都失陷,冀州兵潮水般湧入,皇宮失火,惠宗潘永文不知所蹤。

國不可一日無君,大同二十年,百官擁護冀州王潘世達為新帝即成祖,遷都冀州上京城,與此同時成祖廣撒諜者,在民間追尋惠宗潘永文之下落。

大同三十年,一道微弱的光透過透氣孔射進牢房之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光芒下空氣中漂浮的顆粒,腐朽黴變的氣味充斥著整個牢房,鋪著一層薄薄雜草的地上,一隻跳蚤一躍跳到了一具僵硬的男性屍體,貪婪地吮吸著屍體上的血肉。

在這道微弱的光芒照射下,屍體孤零零的躺在那裏,用草席包裹著。這具屍體衣著破敗不堪,須發皆長,明顯很久未曾梳理,就算是未曾被草席包裹,若不仔細觀看,怕是一時也分辨不出具體年齡和樣貌。衣服破損出裸露的皮膚上,隱約可以看到一道道疤痕,那是許久以前入獄拷打留下的。

這時,遠處響起了腳步聲,丁啷的開鎖聲和吱呀的門聲過後,兩名獄卒依次走了進來。

“這些家夥真是可憐啊。”一名年輕的獄卒感歎道。

“是啊,苦命的人太多了,咱們能做的也就是給死者安葬在一個好點地方,讓他們早日投胎轉世。這麼做也算是為子孫積德行善了。”另一名年長的獄卒說道。

“哥,這人被關了這麼多年,他犯的是什麼罪啊?”年輕的獄卒好奇的問道。

“我也不知道。不過,你記住以後少問少說,上麵讓咱們做什麼,咱們做好就是。被關進來的人,哪一個背後沒有故事,萬一因為好奇觸及到什麼秘密,受到牽連,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年長的獄卒告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