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小班角色遊戲材料提供的探索與研究
幼教天地
作者:田莉
《綱要》指出:執行教育計劃的過程是教師的再創造過程。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關注並敏感地察覺幼兒在活動中的反應。當按計劃進行的活動或提供的材料不能引起所期望的反應時,教師應主動反思,尋找原因,及時調整活動計劃或教育行為,使之適合幼兒的學習。
角色遊戲是3~6歲幼兒最典型、最重要的遊戲,對於這一時期孩子的生活、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於小班幼兒來說,角色遊戲具有強烈的模仿性,在角色遊戲過程中,他們不斷模仿成人的行為,創造性地反映周圍現實生活。他們的語言、動作、社會交往、生活經驗等方麵都獲得很好的促進效果。但是,小班幼兒隨意性強,生活經驗少,且剛剛接觸遊戲,扮演角色能力差,遊戲水平低下。那麼如何提高小班角色遊戲水平呢?根據小班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的年齡特點,角色遊戲材料的提供至關重要,逐步變化提供玩具的數量、種類乃至性質,是小班角色遊戲常用的材料提供策略。
鏡頭一:
貝貝在娃娃家裏學著做媽媽,一會兒喂小寶寶吃飯,一會兒哄寶寶睡覺,還模仿媽媽擦桌子洗碗,玩得開心時,發現一旁的洗衣機,她低著頭研究了一下,轉過身將娃娃的衣服脫下來塞進洗衣機裏。看樣子她是想學媽媽洗衣服,可是她左看看右看看,轉了一圈就走了,似乎忘了洗衣機裏還有衣服。
貝貝洗衣服的活動為什麼會戛然而止呢?她為什麼要左右四顧呢?我進行了思考,嚐試在娃娃家中增添幾樣和洗衣服有關的東西,跟蹤觀察貝貝會有什麼反應。
鏡頭二:
區域遊戲開始了,貝貝一進入娃娃家就發現了洗衣機旁邊的新材料:洗衣服用的洗衣粉盒子,挖洗衣粉的小勺子和小小的晾衣架。貝貝立刻拿起新玩具把玩,看樣子很高興。玩了一會,貝貝拿起肥皂粉的盒子,用小勺往洗衣機裏放了一點“肥皂粉”,關上洗衣機的門,安靜地在洗衣機旁坐了下來。這時候,娃娃家的其他小朋友過來找貝貝,都被貝貝推開。過了一會,貝貝站起來,拍拍手說:“洗好了。”然後她愉快地拿起晾衣架,玩了一會兒,才開始將洗衣機裏的娃娃衣服拿出來,往晾衣架上夾。
由本次遊戲可以看出,貝貝在娃娃家遊戲中表現得很投入,她在洗衣機前待了很長時間,並能正兒八經地洗衣服、晾衣服,這一係列遊戲動作有將近五分鍾的時間。同時,當其他幼兒打擾時,貝貝能推開他們,這個動作說明她的遊戲是有目的的行為。顯然,這些逼真並且相互有聯係的材料吸引了孩子,幫助貝貝完成了整個洗衣服的遊戲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