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王朝之興(1 / 1)

燕永嘉二十三年,燕皇慕容汐獨寵皇後南宮氏,妖妃禍國,外戚專權,昏君無道,民不聊生。諸侯割據勢力紛紛另起門戶,自立為皇,各地烽煙四起,百姓流離失所,天下大亂,大燕皇朝風雨飄搖。

亂世出梟雄,值此國家存亡之刻,有燕皇之堂兄,肅親王慕容瀟臨危受命,領驃騎大將軍之授,遂與世子震率三軍力挽狂瀾,不出一月,立平京都周圍各大割據勢力之亂。

然,賢才每被奸人誤,燕皇昏聵,誤信妖妃讒言,未經詳察,竟認定其懷不臣之心久矣,令隱衛趁其班師時謀之。肅王忠義,不疑有他,遂中計,崩於途。其子震頓覺燕皇兔死狗烹之意,遂反。

三月餘,京都城破。震以清君側之名入京,誅殺妖後南宮氏一族,廢慕容汐,立其子慕容霜為帝,史稱後燕帝。後燕帝年幼,震襲父肅王之位協理政事,又稱攝政王。後燕帝自幼體弱,登基未足年餘,駕崩,自此燕皇直係一脈絕後。

國不可一日無君,攝政王兢兢業業,攘外安內,後燕帝在位一年即平江北三州之叛,眾臣遂請為帝。震拒之,曰:“國之不國,有何麵目稱帝乎?”眾臣苦勸,未果。

逾幾日,京郊天降異石,上有丹書十六字:“慕容國祚,水調雨順,空非相才,宸代燕興。”雖非其所願,然攝政王繼帝位,乃天命所歸,民心所向,不可違也,況攘外必先安內,更有忠義之臣鄭國公王禦史等以頭擊柱冒死進諫,王終應允。

永嘉二十四年八月初四,攝政王慕容震登基,改國號為瀚,年號為建章,因其諡號為宸,故後人稱之為大瀚太祖皇宸帝,史稱瀚宸帝。

——《瀚書?太祖宸帝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