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一般來說是法國的杜蒙·杜維爾在1840年1月18日發現南極大陸,美國海軍上尉查爾斯·威爾克斯於晚一日發現南極大陸。但由於有“日界線”的關係,頗有爭議。

第一個到達南極極點的人是羅爾德·阿蒙森(RoaldAmundsen)以及他的隨行人員,到達時間是1911年12月14日。阿蒙森的主要對手羅伯特·斯科特(RobertFalconScott)在一個月後到達南極。在回程的時候,斯科特以及他的同伴四人全部由於饑餓和極度的寒冷而死亡。往後,曾經有七隊探險隊利用陸上交通到達南極。以到達時間排列他們分別為:

阿蒙森和斯科特

埃蒙德·希拉裏

維維安·福克斯

安特羅·哈沃拉

Crary,和Fiennes

為紀念阿蒙森和斯科特,阿蒙森-斯科特南極站(Amundsen-ScottSouthPoleStation)於1958年在國際地球物理年上建立,並永久性地為研究和職員提供幫助。

古老的冰芯

日本南極觀測隊於2006年1月26日在日本南極觀測站基地「富士圓頂」(FujiDome)附近發現,據日本國立極地研究所所長藤井理行表示,這是在南極冰蓋下9994英尺處發現;日本教育科學部門的官員梅崎友治表示,冰芯氣泡中含有許多氣泡,這些氣泡裏麵的氣體,很有可能是百萬年前留下來的,如果經過研究,不但可以了解以前的地球環境,還可以用來預測以後的氣候。經估計,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冰芯,曆史約有100百萬年。

禁狗令

南極大陸可以說是全世界唯一沒有狗的地區。“國際南極條約組織”出於保護南極環境考慮,1991年在西班牙馬德裏發布南極禁狗令:“狗不宜再引進南極大陸和冰架,南極區域所有的狗都要在1994年4月前離開。”遵照禁令,當時各國南極考察隊員都依依不舍地送走犬隻,與向帶來歡樂和情感慰藉的愛犬們說再見,送它們離開南極。所有的犬隻於1994年初就全部撤離南極地區。此後駐紮在南極的各國考察研究隊伍就沒有任何的犬隻陪伴。

在南極發展研究探勘史上,用於拉雪橇替代人力,狗在南極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機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狗的作用大大降低,隻剩下當人類寵物的功能。

到目前為止,世界所有的相關國家都遵守禁令,做到南極無狗的要求。

南極動物

南極是地球上唯一一個至今沒有人居住的大陸,因為這個地方常年溫度在零下60℃到零下80℃,經常有風力高達12級的暴風雪在這片大陸上肆虐。盡管如此,有一些頑強的動物們卻選擇了這片荒涼的大陸世代生存。

極光照亮了冬季的天空。南極洲正在從冬天裏蘇醒過來。這是世界上最寒冷、風最大的地方。氣溫仍在可怕的攝氏零下五十度上下徘徊,剛剛回升的太陽光線幾乎沒有一絲暖意。很少有動物能夠忍受如此極端惡劣的環境。

可是帝企鵝可以。站在冰封的海麵上,它們感受到了南極地區暴風雪強大的威力。隻有相互擠在一起,它們才能度過冬季寒風刺骨的幾個月。它們輪流去抵擋猛烈的寒風。帝企鵝隻能生活在這裏,因為南極大陸四周被南大洋環繞,沒有任何陸地食肉動物能夠到達這裏。所以與北極動物不同,它們不會到北極熊的威脅。

海麵仍然被冰層覆蓋。可是有一種海豹——韋德爾海豹甚至整個冬天都生活在這裏。它們生活在冰麵下的海水中,不用懼怕上麵肆虐的暴風雪。但它們整年的時間都必須接觸到空氣,因為要呼吸。它們靠牙齒的力量始終保持著呼吸孔的暢通。隻有不停地刮擦冰麵才能接觸到外麵的空氣,但那也意味著牙齒會磨損得很厲害,以至於不能捕獵或很好地吃東西。韋德爾海豹都會很年輕就離開這個世界。

南極大陸與世隔絕,海拔也很高,有些地方接近五千米,這裏比北極要寒冷許多。冰層慢慢從中心地帶滑向邊緣,形成巨大的冰川。冬天,南極大陸本身加上周圍冰凍的海水,麵積擴大了一倍。海岸邊厚厚的冰層在整個南極大陸四周向外延伸了數百公裏遠。

冰雪覆蓋的海麵下生活著小小的鱗蝦。整個冬天它們都待在這裏。在這幾個一片漆黑的月份裏,它們靠吃從冰層上刮擦下來的海藻活著。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它們為了減少能量的消耗,還會收縮身體,把自己恢複到幼年時期的樣子。隨著春天氣溫的升高,冰層開始融化,貯存在其中的少量空氣被釋放出來。這些氣泡周圍生長著一些微型海藻,現在鱗蝦用腳不停地拍打,把海藻收集起來,作為食物。太陽光線越來越強烈,投射到更深的海水中,浮藻開始大量生長,鱗蝦也離開了慢慢融化變小的冰塊,成群結隊地聚在一起吞吃這種新生的食物。

更遙遠的北方,沒有了大片的冰麵,紋頰企鵝一直在開闊的海水中度過寒冬。偶爾見到一座冰山,如果能爬上去的話,它們便有了一個休息的機會。但一年中的這個時候,它們真正想去的地方是陸地。春天到了,企鵝們要回去產卵。現在它們必須盡快回到岸上去,沒有別的選擇。這樣做完全取決於你對時機的把握,要選擇合適的波浪。在找到一個築巢的地方之前,它們大都要走好幾公裏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