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飛微微一笑,轉身對老頭說道:“爺爺,這雕塑能推開嗎?”
老頭腹部被楚鳴打了一石子,此時血已經稍稍止住了。他點了點頭,說道:“能。”
隨後,老頭走到耶穌受難雕塑前,取下他手腳上嵌入十字架上的幾枚釘子,然後一咬牙,將整座雕塑抬了起來。
老頭將雕像抬到一邊,轉過身來問道:“小飛,你要做什麼?”
楊飛沒有回答,他左手向前一指,那群麻雀吊著楚鳴緩緩向前,來到十字架麵前。
“楚鳴,你可知道,耶穌為什麼會死?”
楚鳴不信教,就算是在宗教橫行的當下,他也對這些東西提不起任何興趣。
楊飛放下手槍,望著一旁的耶穌受難雕像,沉聲說道:
“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被神擊打苦待了。
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
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
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
這一段文字出自《以賽亞書》53章4-6節,傳聞是上帝默示由以賽亞執筆,大約在公元前723年之後完成。
在第53章整章,描述大約在700年之後降臨的救世主耶穌的遭遇與人格特質。
楊飛的目光冷靜而深邃,而且,這之中還藏有一種難以言明的感覺。
說是虔誠,似乎並不對;說是質疑,也似乎不妥。
總之,這是一種看似平靜安穩,實則異常複雜的眼神。
身後的老頭輕輕的歎息一聲,他忍不住看了看旁邊的幾隻山羊。
“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
這句話一直縈繞在老頭的耳邊,“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
這句話,他聽過太多次了。
話中的意思簡單而明了,每個人都像走失的羔羊,每個人都偏執的行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楊飛緩緩轉過頭來,他淡淡的說道:“對麼?這段話說的對麼?”
楚鳴不懂教義,他甚至都不明白這段文字說的是哪跟哪。
他略作思考,答道:“雖然我並不太懂,但我想,既然是《經書》上所言,那就很難說是對錯了。”
楊飛笑了,他不由自主的笑了。
“救世主,救世主,救世主……”
他喃喃的重複著這句話。
隨後,楊飛忽然抬起手槍,指著楚鳴的下巴說道:“你是救世主嗎?”
楚鳴嘿的一聲冷笑道:“我倒希望我是,而且,我也在努力的成為一名有用的人。”
“很好,你們的覺悟很好。”
楊飛淡淡說道:“既然如此,我就成全你。”
他抓起那幾枚又長又粗的鋼釘,右手提著一把錘子,站在梯子上,麵對著楚鳴和十字架,微微笑道:“歡迎救世主楚鳴歸位!”
然後,他拿起釘子,在麻雀的幫助下,對準了楚鳴的右手手腕,猛然間砸了下去。
咚!
咚!
咚!
……
楊飛,這個七八歲的孩童,在羔羊與親人麵前,在漫天飛舞的麻雀之下,一錘,一錘,將楚鳴釘在了十字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