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是在你不經意間悄然流逝,寒假的到來讓紫雨多少有點不開心。她竟然期望著學校能補課,怕自己的自控力太差,放假在家根本就不會看書。既然不補課,紫雨就就開始製定起寒假的學習計劃。其實如果在以前,紫雨每天都會眼巴巴的盼望著假期的到來,也會在腦海中想象著可以每天睡著懶覺,早上不用月亮還沒落下的時候就踏上去學校的路上,不用每天背著枯燥無味的書本,不用晚上踏著月光而歸。可是,紫雨不能這樣,複讀的重擔每天都壓在紫雨的身上,她早已規劃好寒假每一天的看書計劃。
二十天的寒假,七門功課,平均一門功課隻有三天的時間用來複習。曆史、政治、語文、英語,這些都是要拚命背書的才能應付中考試卷的,其他的幾門隻能靠做試卷不斷的練習去減少錯誤率。第一天,紫雨就拿起自己整理好的曆史考點開始背,曆史是紫雨最喜歡的功課,當然也是因為喜歡曆史老師的原因,他教的好,對紫雨也很照顧。其實曆史每次六十分的卷子,紫雨幾乎都考滿分,偶爾幾次也都是五十八,五十九分。但是背的再熟隻要是一段時間不背也會忘得一幹二淨,人的記憶規律就是這樣。從中國古代史開始背起,商鞅變法,秦統一六國再到近代史的虎門銷煙,洋務運動,辛亥革命。背完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曆史還不算,就連國外的文藝複興,工業革命你都要記住。雖然隻有六十分的考卷,可是這些密密麻麻的知識點你要背得滾瓜爛熟才能應對考試。
紫雨把每次背的不熟的地方又都歸納起來,反反複複,來來回回,每天看一遍。這樣一來,記住就比較容易。其他幾門要背的功課紫雨也都是用這種辦法。對於那些要做練習的數理化,紫雨每天都做卷子,用秒表計時,然後對答案,把錯的題目整理到錯題集上,重新再做一遍,在錯題集上也會把錯的原因寫上去。也許初三複讀的那一年是紫雨讀書以來最用功的一年。
寒假過半,接下來便是新年,沒有小時候那種對新年的渴望。小時候的新年,渴望的是能吃到這一年都不會吃到的一些東西,渴望的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給的壓歲錢,渴望的是從頭到腳的新衣服和鞋子,渴望的是一家人等著春節聯歡晚會的結束去放鞭炮。今年的新年,紫雨唯一渴望的隻是明年的中考能考到莫楓的學校,這個願望很小,但是實現起來很困難,紫雨隻有拚命學習才能完成,尤其是對於紫雨這種偏科特別嚴重的,數學每次都是屬於拖後腿的功課,無論怎麼學,數學成績始終提不上來,紫雨害怕,害怕因為數學的原因總分不夠到莫楓的學校。
在功課上,爸媽幫助不了紫雨多少,畢竟爸媽都不是文化人。網絡那時候還不是很發達,一些題不會隻能問老師,要不就是和同學商量,可是班裏愛學習的人不多。唯一的方法就是去問那個討厭的“數學老賊”,但是紫雨那麼討厭他,他的課都恨不得把耳朵堵起來,更別說要去問他題目了。幸虧那時候的試卷後麵都有參考答案,可是也隻是有個參考答案,許多大題的隻是給個答案,解題過程都是(略)。就是這個略字讓紫雨很苦惱,有時候做了幾十遍也做不出正確答案,把題目一遍遍倒過來翻過去就是推不出來參考答案上的那個數字。
寒假的時候,做這些數學試卷都差點把紫雨憋死在自己的小房間內。做不出來的痛苦讓紫雨養成了一個壞習慣,隻要是在想題目的時候,紫雨就不自覺的用手拔著頭發,即使是一隻手在演算的時候,另一隻手也是在拔著頭發。一張試卷做下來,周圍的地上幾乎都是頭發,拔著頭發的時候紫雨沒有覺得疼,似乎打心裏就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個小動作,也沒有想過這個動作將來會給自己的帶來怎樣的傷害,反正現在一門心思全都放在了快要到來的中考上。
也許紫雨這輩子都會回憶起那個時候認真努力的自己,但那個時候的認真卻隻是因為青春年少時的懵懂感情。年少時的情感就是這樣,為了一段看不到未來的感情,你會拚命努力去嗬護,去做一些幼稚而可笑的事情。但這些確是構成你整個青春年少時最真實,最值得珍藏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