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人算天算(1 / 2)

天禧二十八年,四月初十申時,齊楚皇帝急召已外建太子府的蕭昀琛回宮。

十日前西北燕國新帝東皇天一遣使臣議和,並希望聯姻公主與齊楚永結秦晉之好。朝堂內分“戰,和”兩派,數日爭論不但毫無結果反而愈演愈烈。

主戰派認為燕國主動求和說明他們早已外強中幹,軍需糧草,小民寡國無法繼續支戰。目前是開疆擴土的最佳時機,不但不該議和更需增兵一舉將燕國攻破,使其永久稱臣納貢;對於全部武將而言隻有戰爭才有機會施展抱負,加官進爵。

主和派則認為滅敵一千自損八百,再者燕國人強馬壯,英勇善戰,將其一舉遷滅未免癡人說夢。五年來雙方苦耗數十萬大軍,軍糧軍餉,國內大規模征役加賦,百姓多有怨言,聯姻對雙方來說無疑都是最佳結果。

齊楚皇帝意欲聯姻,已與皇後商量好和親適齡的五公主。萬萬沒想到,燕國皇叔父攝政王東皇暝曦剛剛差使臣覲見,請求聯姻鎮國公府的九小姐。東皇暝曦給的聯姻條件比東皇天一的更加吸引,隻要求顧九姑娘的陪嫁必須是天書。

傳說中可以製造天兵神器的天書,五十年來銷聲匿跡,一個月前有消息透露出天書在京都。

據齊楚皇帝秘探回報,隱族殷氏,後楚皇帝,燕國新帝在收到天書消息後皆有所行動。消息源自一位自稱前楚哀太子內侍的老太監,彌留之際交代給養子陳叢的遺願中透露出天書所在。

齊楚皇帝命太子尋找天書下落。蕭昀琛親召陳叢,陳叢不敢違君命也不敢為父命,唯有一個勁的磕頭。最後太子曉以大義,承諾隻借天書觀看十日,陳叢才道出天書秘史。

天書本是前楚國東南名隱殷氏家族的不傳之秘,相傳某世外仙人贈與殷氏先祖。前楚衰帝秦奕得知有可興邦定國的奇書便強求於殷氏,殷氏族長拒不交書。秦奕震怒,派一萬精兵強取豪奪,一場迫害使得殷氏幾近滅族。

秦奕得書後召集心腹臣子們一同賞閱,竟無人一人通曉其意。衰帝大怒,意欲焚書。哀太子秦翀跪地苦求,天書才得以保存。此後太子廣招能人巧匠,也無人能打造出圖中任何一物,更弗論其用途,最廣泛的猜測乃是可殺敵萬千的天兵神器。

秦奕晚年癡迷修道煉丹之術,哀太子秦翀監國,史書記載秦翀聰慧仁慈勤政愛民,監國六載,可惜楚國已如僵死之蟲,單憑太子個人之力未能扭轉乾坤。

老鎮國公顧彪隨本朝始皇帝——齊皇蕭堅在爭奪京都汴梁戰役中成功刺傷哀太子秦翀。秦翀當日傷重不治,臨終前托心腹小太監去取已經偽裝成《秦蘭子》的天書,將其歸還於殷氏族長,並代父皇向殷氏族人請罪,望其知書善用,打出神器守家衛國。

而哀太子唯一的血脈,嫡子秦鹹已在汴梁失守前被死忠的托孤大臣們南下送至泰州再經水路過巍州後東渡至東黎群島,建立了後楚政權。

隻可惜那位小太監還沒來的及在書庫眾書中找到《秦蘭子》,京城失守,皇城瞬間被破,齊皇帶兵直奔帝宮生擒衰帝秦奕繳獲傳國玉璽,顧彪一行占領東宮後將其洗劫一空。

齊楚皇帝在禦書房內有些焦急得等待著太子,自從太子在宮外皇城內建太子府,太子每五日單獨請安一次,四日前太子曾稟報天書藏在一本名為《秦蘭子》的書裏麵,當年隨哀太子東宮的其他書籍一起被顧老國公的部下搶奪一空。有了書名和去向,蕭昀琛著人明察暗訪,無奈事隔多年,幾經波折,得知當年秦翀書房所有書籍無人問津地被鎖在國公府西苑的一個小庫房裏,有可能最後隨顧坤般至西街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