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降低利息化債
村級債務中的長期借款逾期較多,有的借款利息甚至比本金還高。應本著雙方共贏的原則,實行降低利息的化債方法。同時,對時間超過三年以上的借款,采用還本擱息的辦法先還本再付息,讓債務不再“滾雪球”,將每年應付利息掛在賬上,不再轉入本金,遏製新增債務。
(三)盤活存量資產還債
村集體的林地、茶園由於管理不善,存在樹木被偷砍、茶葉被偷摘的情況,所以,村集體要有效利用好現有的集體資源,使其充分發揮作用,增加收入用於還債。或讓村裏有能力的人經營集體林地、茶園等集體資產增加集體收入還債。或公開競標拍賣、轉讓、租賃,將變現資金全部用來還債。
(四)建立建全規範的財務製度,強化監督機製
1、實行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製
村委會(社區)的全部資金交給服務中心代管後,解決了業務人員素質不高、票據使用不規範、現金管理不嚴格等財務管理混亂的問題,變過去事後審賬為現在的事前、事中、事後全程監督,並向村民公布,就能較好地避免村幹部在費用支出上的隨意性,從而規範了村級財務開支行為,杜絕腐敗現象的發生。
2、規範財務公開製度,強化民主監督
要把財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納入村委會(社區)的責任目標考核,抓好落實,抓出成效。針對目前農村存在的財務公開不及時,公開渠道不暢而導致民主監督弱化等問題,改進工作方法,豐富和拓展公開內容,規範公開的形式、時間和基本程序,對重點、難點問題進行集中公開,重點監督,提高透明度。
3、建立村級財務預算製度,千方百計壓縮各項支出
村級年度財務收支預算,要明確資金來源渠道和使用去向,應遵循“量入為出,留有餘地,收支平衡,有所積累”的原則,結合實際製定出各項經費開支的標準。執行財務預算應著眼於精打細算,增收節支,經費支出要克服隨意性,堅決糾正分配收支倒掛,衝減資本積累,削減集體經濟的不良現象。
4、嚴格控製新增債務,建立新增貸款審批製度
首先要用製度來控製新的債務行為發生。要嚴格執行新增貸款審批製度,新增貸款必須通過村兩委研究、群眾表決、方可實施貸款業務。其次,在控製村級新增債務工作中,要充分依靠群眾,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再次,要把村級債務的增減作為考核村幹部任期目標和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
(五)減輕農民負擔減債
各級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大興為民務實清廉之風,減少各項檢查活動,堅決取消要集體或農民出錢出力的麵子工程,減輕村集體和農民負擔。另外,要用好“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製度,按照規定的程序、標準進行籌資籌勞,積極促進村內公益事業的發展。
(六)加大轉移支付力度,按先急後緩的原則還債
村級逾期債務主要集中在農田水利建設、道路建設、農村教育等公益事業方麵。農村稅費改革後,農村教育債務通過轉移支付資金已基本得到化解,但道路、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舊債未得到有效化解。為此,中央和各級政府要結合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加大對農村公益事業建設的投入,設立化解村級公益事業債務專項資金,按先急後緩的原則還債。
(七)發展集體經濟化債
要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加大產業化力度,培育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要用好用活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資金,固本正源,強筋健骨,逐步化解村級債務。
四、結束語
總之,村集體經濟組織當前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根據村級債務的成因采取合適的化解方法,進而促進農村經濟持續增長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忙畔街道辦事處 《農村經濟經營管理情況年報》2013
[2]農業部.《關於進一步加強村級債務管理 堅決製止新增債務的通知》(農經發[2005]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