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心之六境(3 / 3)

好比肉身的強弱有個判別的標準,靈魂的強弱自然也有。佛門用“金剛”形容心力的最高境界,道門用“冰清”形容心力的最高境界,儒門則用“至誠”形容心力的最高境界。普遍來講,為了通俗易懂,珞珈界常以如下幾個境界來劃分心力的強弱——

文、法、理、工、農、醫!

其中“文”之境的標誌是螢火蟲,意為“心如文火,始受熬煎”。說的是人生憂患識字始,心受文化熏陶乃是修道的第一步。這一境界靈魂如螢火之微,心力初生。

“法”之境的標誌是狴犴,意為“心有凶獸,勇猛精進”。說的是既識道法,便心生躁動,有衝破成規成法之念,生仗劍去國之誌。此境界極易生心魔,初學道者一有不慎,在此關頭便入魔道。

“理”之境的標誌是神龜,意為“心負河圖,理在中也”。說的是經過先前的迷茫躁動,此時有了感悟進步,有了所要背負的責任。當初神龜馱著“河圖”出世,伏羲大聖見之以演八卦,這個境界的命名也是要鼓勵珞珈人效法先聖,不負前賢重托。到了“理”之境,每個修道者的靈魂開始呈現出不同的大道紋理,不同的天賦開始顯現出來,一般來說這個境界的人最易突飛猛進。

“工”之境的標誌是錦鯉,意為“心光燦爛,大匠之風”。說的是有了前進的方向,又經過艱苦的奮鬥,發揮出鍥而不舍的匠人精神鍛造靈魂,遂使靈魂之力大漲,並去蕪存菁,此心光明燦爛,猶如錦鯉。這一境界的修道者大都在地道境,有了堅實的修為,靈魂在某些方麵多多少少顯露出大匠風度,開始構建自身獨特的心力框架容納龐大的精神力。由於人族靈魂多姿多彩,“錦鯉”是這一境界非常生動的注腳。

“農”之境的標誌是鯤鵬,意為“心變鯤鵬,上天入地”。說的是靈魂有了質的飛躍,格局遠非前時可比。“錦鯉”雖好,卻非遠行之輩,隻有鯤鵬一樣的心才能遨遊在遼闊的天地,一般來說靈魂境界達到“農”之境的大多是天道境高手。要讓自己的心像鯤鵬一樣,修道者必須有獨具一格的突破,自身心力天地必定是完整的,與完整的大道世界相呼應,所以能自在遨遊。人族先民與“農”非常貼近,領悟了大道規則,能不違農時,順應農事,這在先聖看來是“天下皆可去得”的高人,因此不必以現在的偏見誤解“農”字。

“醫”之境的標誌是櫻花,意為“心若櫻花,大美無言”。說的是到了這一境界,無需多說,道法自然返璞歸真,有如醫聖兼濟天下眾生平等,消滅邪見,具有了聖人那樣的大慈、大悲、大美、大詩意!

“文、法、理、工、農、醫。”珞珈界稱之為“心之六境”,最後的“櫻花境”其實就是儒門“至誠”、道門“冰清”、佛門“金剛”的境地。

習慣地,珞珈人說靈魂境界時大多以此境的標誌稱之,比如某某靈魂在“神龜境”,某某在“錦鯉境”,某某在“鯤鵬境”。

“注水天團”便是在開山的過程中越發體會“錦鯉境”的奧妙,越發景仰先聖們偉大的工匠精神,他們是人族的大宗匠!

而這群小夥伴的靈魂恐怕是最燦爛的一群錦鯉了。

(啊……很早就想把牌坊上“文法理工農醫”六個字寫進來了,但一直苦於找不到合適的地方安置,最近終於想到用六字命名心力境界,突破修真仙俠一直用的那一套。我想我對六境界的解釋雖然是胡說八道,但也有點一本正經吧,嗯,這是本有時代氣息的仙俠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