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老學究點頭說道:“有點,有點。此人大才,堪稱是經天緯地之才,不輸管仲樂毅、諸葛孔明,隻可惜,不被正史所記載。更不為後人所重視。真是可惜,可惜。”
\t我現在隻有一個念頭:原來,這個叫夏姬後來又成為西施的靈妖並非是在瞎編故事騙我。
\t老學究為人誠懇,治學極為嚴謹,隻不過他並不醉心名利,要是他這樣的水平,到大學裏當一個國文教授是綽綽有餘的。曾經還有過一檔電視節目,偶然到村裏采風的時候采訪到了他,一行記者以及跟隨的專家被他豐富的學識和對曆史的嚴謹考據所震驚,一定要請他出山,他卻一一拒絕了。
\t後來那些人又來,他幹脆搬到親戚家去住,借此逃避。最後這件事不了了之。
\t所謂高手在民間。我們村這個老學究,其實就是這樣一個文化研究領域的高手。
\t所以,經過他嘴裏說出來的話,必然不是輕易能夠吐露出來的。
\t我雖然不怎麼喜歡念書,但是小時候因為父親的緣故,也經常去他家裏玩。老學究眼光極高,對人評價也非常之準,經常做厚古薄今之語,對現代的人,特別是現代的學者,幾乎都看不上。
\t他最推崇的大學者、大學問家,其一是孔子,其二是顧炎武,其三是劉禹。近代的那些曆史學家,如錢穆之流,他根本看不上眼。說起梁啟超,也隻是認為他是半個學者。
\t總之,這是一個被埋沒的傑出人物。所以,父親才對他如此敬重。
\t隻聽他一邊來回踱步,一邊嘴裏喃喃說道:“這個巫臣,史料極少,但是正是因為缺了他這一塊,讓許多曆史不能貫通,有的史書根本就是在亂寫。前後不連貫,因果不統一。現在有了他,許多事情似乎可以說明白了。”
\t“怎麼?”父親問。
\t“首先,春秋時期,楚國是最有可能統一中國的,但是為何中期衰落?特別是到了戰國時期?其實現在看來,就是因為巫臣這個人。他改變了曆史的走向。”
\t“如果不是因為巫臣因為報仇,製定國家戰略,幫助吳國崛起,在楚國後腰這個薄弱位置不斷地被衝擊,楚國能夠在西周時代就可以和整個周王朝抗爭的大國,怎麼會失去了統一中原的機會?”
\t“如果楚國統一了六國,那後來的曆史將會被重寫。所以,這就是巫臣這個人的重要性。還有,他因為幫助吳國崛起,讓國土的開發從中原地區轉移到了江浙一帶,這也是為後來隋煬帝開通運河奠定了條件。沒有人,沒有城鎮,拿什麼來開通運河?”
\t“其三,巫臣幫助越國,也就是在今天浙江這塊地方攻打吳國,越王勾踐不光是滅掉了吳國,而且還到了今天魯國的邊境,威脅到了當初魯國這樣一個文化重鎮。這是曆史上第一次北伐。意義重大。”
\t“還有,夏姬這樣一個人物,和巫臣有關係,後來又偽裝成浣紗女,改名叫西施,由勾踐送給夫差。但是,要知道,西施這個人,在曆史當中從來都是存疑的。絕大多數曆史學家都認為,西施是不存在的。她最早的記錄是在唐人筆記中出現,並且還是一出戲劇。”
\t“正史沒有記錄她。所以,都認為是一個杜撰的人物。但是,現在來看,不得了啊,不得了啊。有了巫臣和夏姬這兩個人,那麼很多曆史事件都能夠講得痛,講得順了。哎,小誠,你也太過於大意,怎麼能把這麼重要的一本書給丟了呢?”
\t我做尷尬狀,心說:這也不是我的過錯。難道要我帶著你去看那個靈妖麼?你不嚇死才怪。
\t他沉吟了老半天,衝我擺擺手說道:“你吃完飯就隨我來一趟吧,我得把你說的故事好好記下來。”
\t我抹抹嘴說道:“吃完了。”爺爺見老學究邀請我,也是非常高興,於是衝我笑道:“去吧,記得要好好聽老先生的話,不許亂來。”
\t“我記得。”我飛快的回答。
\t跟著老學究來到家裏,他讓我坐下,拿出紙筆來準備記錄。
\t老學究家我來過好多次,都是跟著父親來的。他這裏,可謂是家徒四壁,四麵牆除了書,什麼都沒有。到處是影影綽綽,書架子上飄散出來的味道也不知道是黴爛味兒還是所謂的書香味兒。
\t總之,沒有一般人家的那種普通生活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