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夢幻如真時(3 / 3)

眾人抬頭一看,隻見半空中一隻金毛猢猻,頭帶金剛箍,兩眼似噴火發光,身著一件灰色僧衣,腳踏琉璃雲彩,手握一根金色大棍,正在對著下方眾人喝斥。

劉迦大驚,指著天上的猢猻對著眾人說道:“我說的就是這隻猴子頭。”瑪爾斯一看此猴個子小巧,瘦如皮包骨頭,竟敢說如此大話,心中好笑,不等其他人有所反應,已然飛上半空,也拿著一根大棍,對著孫悟空叫道:“你這隻猴子頭,從哪來兒來的?有沒有聽說過戰神?”

李照夕和劉迦在下麵暗暗叫苦,轉身問大醜道:“這幻想故事裏麵的人物,他們的能力是如何界定的?”大醜說道:“我不清楚,但想來幻想故事是由作者給人物下的定義,再把這種定義通過文字傳遞給讀者,千萬讀者的念力隨之聚集成這時空。”

劉迦一聽,鬆了一口氣,說道:“那還行,這猴子頭現時應該還沒成鬥戰勝佛,隻是太乙散仙,咱們這麼多人能對付。”眾人一聽,原來隻是個太乙散仙,這裏高手如雲,群歐之下,把這猴子頭打回原形也是小菜一碟,不禁個個釋然開懷。誰知劉迦話音剛落,李照夕已在一旁哭道:“師兄,你怎麼忘了?這猴子頭一旦打不過對手,就跑到這故事中的靈宵殿和西方佛祖那兒搬救兵,我們要對付的何止千千萬萬的神仙和羅漢啊?”眾人一聽,立時手足冰涼,一時間全楞在原地不知所措。

要知道,這群人在現實中對付一個仙界的高手隻怕都大感頭痛,而此時要麵對的是幻想中的神兵天將,再加上吳承恩興之所致,隨手一筆就把這些神鬼仙佛的能量和數量級無理性增長,眾人要麵對的隻怕全是些自身能力大大超出其級別該有能力的超級神人。唉,筆者也是作者,深知作為一個寫手酒後隨意幾筆所帶來的災難,後人當以此為鑒,切不可讓更多的角色枉死在不經意的個人興趣愛好中。

此時半空中,一個神界十分之一戰神正和未來的鬥戰勝佛鬥嘴,熱鬧非凡。

那孫悟空大聲道:“呔,這毛神自稱戰神,忌不知老孫當年大鬧天宮,哪路神仙不知、哪般天將不識,上至玉帝老兒、下至十代閻君,東起二郎小聖、西至靈山佛祖,卻從未聽人說起過有戰神之職位。看爾等一夥人眾,其他的還像修道悟真之人,就你這怪物頭上雲氣不似個正直良神,敢是此地成精之怪,快快報上名來!”

下麵劉迦一聽,大歎一口氣,轉身苦笑著對著四周眾人說道:“唉,這猴子頭就是這爛脾氣,到哪兒都先把個人排場拉開,不過他說的也沒錯,這故事裏麵,天上地下、神鬼仙佛都是他朋友,咱們死定了。”說完大歎之餘,咬牙悲苦,無論如何也想不通有一天自已居然會與這幻故事裏麵的人物相對,再想起兒時看《西遊記》,自已兀自給孫行者加油之外,還曾大大希望他的能力比小說中說的更為強大,隻怕那美好願力這猴子頭都不知收到多少年了,心下更為後悔。

瑪爾斯在半空中笑得彎了腰,指著孫悟空說道:“你太有趣了,我自認為我也算是個吹牛大王了,你這猴子頭,比我還能吹,行行行,在這吹牛的本事上,你算贏了,哈哈哈。”

這孫悟空一生最要麵子,哪能容忍別人說他吹牛,大怒之下,金箍棒一揚,對著瑪爾斯叫道:“廢話少說,有本事的便來走上兩招。”瑪爾斯稍稍停住笑聲,說道:“好好好,咦,你也拿棍啊,咱來試試吧,看棍。”話音一落,已然撲向孫行者。

孫行者毫無懼色,舉棒相迎,口中兀自念道:“你不知我這棍來曆。”瑪爾斯邊打邊問道:“有話就說,有屁就放。”孫悟空痛下數棍,口中喊道:“棒是九轉镔鐵煉,老君親手爐中煆。禹王求得號神珍,四海八河為定驗。中間星鬥暗鋪陳,兩頭箝裹黃金片。花紋密布鬼神驚,上造龍紋與鳳篆。名號靈陽棒一條,深藏海藏人難見………”瑪爾斯聽得頭大,大罵道:“哪有像你這種人的,打個架嘴裏麵還要背文章,你這算啥毛病?”

李照夕在下麵一臉無奈地搖著頭對眾人說道:“你們沒看過原著,不知道猴子頭就這毛病,一打架就開始念快板或是數來寶之類,他這一開始,不打完是停不下來的了。”說話間和劉迦相視苦笑,心中皆知如果擺不脫這猴子,大家恐怕真要死在此處了,畢竟每次這猴子除怪,不搬來眾天兵神將把對方搞定,這故事就沒得完。

除了劉、李二人以外,此行人等皆不知這《西遊記》講的是何事,更不知眼前這又瘦又小的猴子頭到底是何方神聖,好奇之下,都騰空而起,想看看這幻想故事中的人物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角色。劉迦、李照夕擔憂瑪爾斯,也是一起升空,在旁觀戰。

兩個戰神立時打得滿天殺氣、風雲突變,你來我往之間,再加上孫悟空口中念念有詞,背完他金箍棒的來曆,又開始背他當年大鬧天宮的人生簡曆,抑揚頓挫、滔滔不絕,大有文武雙全之勢,眾人看得都是心驚肉跳。

那孫悟空既是故事主角,與人過招,最多也是輸在法寶上,哪有一戰即敗的道理?數招一過,瑪爾斯漸漸手軟乏力,渾身冒汗,向後大吼道:“你們在後麵看老子挨打是不是很過癮?”眾人一聽,方才醒悟,立時各自抽劍揚槍,刹那間將猴子頭圍在中間群歐。

劉迦一看這局麵,大大叫苦:“倘若就此認輸,大家先跑到一邊躲起來,也許還不至死,如此群歐,隻怕這猴子頭馬上一個筋鬥雲,就要上靈宵殿搬救兵去了。”想到以前看書時,書上從來都是說十萬天兵相助行者,不禁大歎,此次倘能生還,一定給吳承恩上香進貢,望他下筆時手下留情,不必見怪即滅、見妖即除,趕盡殺絕之前多少也給大家一個教育改過的機會。

劉迦想到每每書上講這猴子頭上天宮搬兵時那勞師動眾、風雲慘慘的盛況,心中恐懼大增,各種念頭交錯起伏,瞥眼間,看到不遠處一個豬頭人身的怪物和一個髭須大漢正拉著馬上的僧人向來路逃跑,心念一動,想道:“咦,那不是豬八戒和唐僧嗎?旁邊那肯定就是沙僧了。對了,這唐僧最是善良,我去給他說明情況,告訴他我們不是壞人,而是一群修真道士,隻要能取得他老人家的信任和理解,此災可免。”念及此,已閃身至唐僧背後。唉,人最容易忙中出錯,他卻忘了在這故事中,不少妖怪都是變成道士來哄唐僧上當的,不僅孫悟空火眼金睛早已識破,就連豬八戒之愚鈍都知道隻要是道士一來,肯定是妖怪變的了,隻怕走到這一步,連唐僧都會覺得這些妖怪翻來複去地耍同一招,早膩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