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反客為主(2 / 2)

古常勇慢慢喝掉杯中之酒,說道:“小兄弟說得是,可總讓人心有不甘。唉,要不是我一時大意,也不會如此。”

胡喜子默默點了下頭。本是獨家生意,這般放了出去,心中又哪能沒有一點遺憾。

楊錚笑道:“早先古大叔就說過,此物打製並不難,早晚讓人學了去。我們現已占了很大的先機,交出打製之法也不會有什麼損失。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在秦州方圓三五百裏之內,即使別人學會了打製之法,也難與我們競爭。而再遠的地方,本就是我們力所難及之地,舍棄了又有什麼可惜的。”

古常勇哈哈笑道:“沒錯,正是這個道理,是我想得偏頗了。”

以古記鐵鋪的規模,加上流水線打製法,秦州左近的確不會有什麼強大對手。而將製法獻上,官府總會給些褒獎,哪怕隻撈到些虛名,也足夠受用了。當然,所獻之製法隻是傳統製法,新的打製工藝及流水線打製法是絕不能獻出的,相較於“楊古井”本身,這些才是最有價值的。

楊錚道:“古大叔可用舊法精製幾個‘楊古井’,吳知州便可與製法一並上呈。”

古常勇道:“好,就這麼辦!”

灌溉對於農事的重要性人盡皆知,隻要看到“楊古井”的實物,便無須等到夏收再去判定其功效。吳知州不會不明白這一點,兩相權衡之下應能提早上報。由此便能化被動為主動,背後教唆古記鐵鋪夥計外逃之人的算盤,也就落空了。隻要吳知州不要猶豫太久,無論如何也不會慢過對方。

聽了楊錚的剖析,定下應對之策,古常勇和胡喜子心也定了下來。兩人推杯換盞,這才將酒喝出了滋味。

楊芝兒見快到了進生豬之時,胡喜子這邊還喝個沒完,隻好讓店中夥計去北關豬羊市尋胡老爹。黑娃與栓子兩個閑著無事,也跟著去了。

楊錚又坐了一會,見胡喜子和古常勇開始聊起酒話,便出了正屋,去了西邊廂房。

楊芝兒正帶著月盈縫製衣物,見楊錚進來,便把他喚到跟前,將手中正縫著的衣物放在他身上比量了一下。

楊錚看著大姐手中的半成品,說道:“這是給我縫的麼?也太寬鬆了吧!”

楊芝兒道:“這是冬衣,裏麵還要放棉絮的,不寬鬆點怎麼成。”

楊錚道:“大姐,你能不能給我縫套窄些的衣褲,要便於縱躍奔跑的。”

楊芝兒道:“你不好好讀書,又要出去瘋跑麼?”

楊錚道:“讀書固然重要,身體也不能馬虎啊,難道你想讓我變成個文弱書生?”

楊芝兒道:“那也沒什麼不好,讀書人就得有讀書人的樣子。你每日裏吃好睡好,身子又怎麼會不好?”

楊錚不禁有些無語。大姐所認為的書生形象,很能代表此際的大眾觀念。似乎非文弱不足以稱士子一般,隻有農戶、軍漢、仆役等才需要結實魁梧。《三字經》有雲:“禮樂射,禦書數,古六藝,今不具。惟書學,人共遵。”當下所謂的儒生,與儒家傳統已經相去甚遠了。

大姐至今不知他被搶奪一事,他也不準備將此事告訴更多的人。所以為了便於逃命、打架、鍛煉等等正當理由,完全講不出口。

月盈見楊錚一臉鬱悶,抿嘴笑了筆,又衝他眨了眨眼睛,再指了指自己。

楊錚頓時會意,也衝她眨了下眼。被搶奪之事月盈是知道的,自然也明白他的心思。他臂上的傷昨晚就被丫頭發現了,縱是想瞞也瞞不住。

又和大姐說了幾句話,從西廂房出來,到前堂取了兩張紙,用店裏記賬的筆墨在上麵勾畫起來,一邊計算一邊修改,不多時便畫出了正稿。再回到正屋,將圖給了古常勇,說道:“古大叔,煩請幫我做一下這幾樣東西。”

古常勇接過看了看,見圖樣很是簡單,尋思半晌卻不得要領,問道:“小兄弟,這些物件如何拚裝?又有何妙用?”

楊錚道:“無須拚裝,就是閑來練練氣力。”

古常勇怔了一下,不禁大笑起來,說道:“原來如此,是我想多了!”

之前楊錚每次畫出圖樣,都能讓古常勇生出新奇、驚歎之類的感覺,故而以為這圖上又是楊錚想出來的什麼新東西。沒想到圖上看似鐵棍、鐵砣之類的玩藝,它就是鐵棍、鐵砣,根本毫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