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有!
那些通靈的妖類,靈草,妖獸之類自不必說。比如說,普通的野獸雖然也有靈性,但雖然靈性太過弱小,但依然有生存,甚至說修行的本能。當然了,它們也有情緒和思維的產生,諸如生氣,喜悅,悲傷,害怕之類的情緒,這和人類並沒有什麼區別。
再比如,如果說妖獸也屬於有靈魂的生命的話,那靈草並沒有真正的靈魂,有的僅僅是靈性。如此說來,靈性也是可以產生思維的,這讓靈草也有諸如害怕和畏懼,喜悅之類的情緒。
實際上靈魂的本質就是靈性。比如說,妖獸之類並沒有完整的靈智,因此靈魂並不完整,但靈性十足。普通的野獸,靈性則差了許多。
“若是如此說來,情緒的本質竟然是靈性?”李天貴心道。
據李天貴所知,靈性才是修行的根本。對於人類同樣如此,比如說,歸元境以上的強者修行,更多的是靈性的修行。
靈,靈性,當某種物質,哪怕是具有了一絲靈性,那已經具備了足夠的成長空間,變得很不一般。許多物質,都是經曆無數紀元,才能擁有一絲靈性,要想擁有完整的靈智,卻是依然千難萬難,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的是機緣。從這個角度來講,人類生來就有靈性,不得不說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
通靈之物之間的戰鬥,歸根結底是靈性的對抗,這與修士間戰力修為的比拚殊為不同。當然,這並不是說,修為不重要,恰恰相反,在靈性相同的情況下,修為的質和量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可以把靈性和修為的關係,比作是水缸和水的關係。不同強度的靈性,所能夠掌控,或是承載的修為容量和純度則各不相同。理論上來說,靈性越是精純、強大,則其修為的容量也越高,其外在表現的力量也越是強大。
眾所周知,世界上幾乎所有的物質,都可以歸於凡,精,玄,靈,神五大品級之上。如果說普通人可以歸於凡品之中,那他們的靈魂卻是已經達到靈的品級。這或許,也是人被譽為萬靈之首的一個非常重要原因。
萬靈之首,這可不是無的放矢的自誇之言。要知道,即使是一個從未修煉過的普通人,他所擁有的靈性,也足以掌控強大到不可思議的力量。不過,所謂得失之間,人的天生靈性,一方麵讓人擁有近乎完美的完整靈智,另一方麵,靈性起點高的同時,亦是有著天生的致命缺陷,因此限製了靈性的發展。許多普通人更是無法修行,天生製約了靈性的發展。
這麼說吧,人的靈性固然強大,但真正能夠完全掌控的不足十之一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修士們修煉的過程,就是聚攏、激活靈性的過程。一般來說,隻有達到歸元境,人的基礎靈性才能全部被激活,這才擁有與通靈之物一較長短的資本。
“如此說來,情緒之力隻是外在表現,這凡人境之所以能夠產生各種情緒之力,其實是因為有靈性的關係。靈性可以單獨存在嗎,這怎麼可能?”李天貴被自己的分析嚇了一跳。
但凡是有靈性的東西,都是可以歸於生命的範疇,比如說一塊普通的石頭隻能算是石頭而已,而一塊有靈性的石頭,則不能用尋常的眼光看待,畢竟它已經有了一些生命的本能,比如趨吉避凶,比如說修行。
李天貴發現,紅塵迷霧中的靈性很是散亂,產生的情緒之力則同樣雜亂無章,最重要的是越是靠近虛空迷霧,凡人境中的靈性越是凝聚,也越強大。
“難道說,這虛空迷霧也有靈性不成?”李天貴心中猜測,他沒有真正接觸過虛空迷霧,自然是無法證實這個猜測。
不過,按照他目前所掌握的情況來看,虛空中的道境,極有可能是一些強者的靈性思維強大的一定程度的顯化。因為道境中所顯化的法則道則,更多指的是修行者自身所領悟的道,而非天地間真正法則的降臨。
天地間真正的法則,隻能被借用,卻是無法掌控,因為天地有自己的意誌,法則的存在,是為了維護整個天地運轉。天地間是容不下類似的兩種法則的,隻能是強弱有別,一方被壓製的死死的。
若是有一天,你強大到法則也無可奈何,你唯一的結局隻有兩種,要麼是向法則誠服,化為法則的一部分,從此失去了自主性,要麼就是破開法則的桎梏,最終被排斥出這片天地。天地間,那些飛仙、飛升之說,則大多與第二種情況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