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他並不甘心失敗,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無意中利用神魂之力,或者說是元神之力,仿照靈石的結構製作出了一顆堪稱完美的元氣結晶。最最重要的是,製作這個元氣結晶,僅僅花費了他很少量的元神之力,比用靈氣製造人工靈石,更簡單,更省力,更方便,他分分鍾鍾就可以製作出幾顆來。這個發現讓他欣喜若狂。
可是,讓他鬱悶的是,要想構築這種晶石,隻有擁有元神之力的人才能製作。這恰恰是古修真功法的短板。
古修真功法,雖說是法體雙休,但最注重的是戰鬥力,因此對靈氣運用和煉製法寶這些外力非常依賴。這也導致他們一般隻重視靈氣的修煉,對神魂反而不太重視。
一般來說,隻有在金丹大成之時,神魂才會蛻變出元神之力,與自身的丹田的靈氣結合形成所謂的元嬰。不過元嬰所蘊含的的元神之力非常稀少。正因為如此,許多古修真修士,都在元嬰期遇到了瓶頸,這才開始真正重視其元神的修煉。
元神之力如此重要,作為古修真的中流砥柱元嬰期的修士自然不會浪費元神之力去構築晶石。再說了,當時古修真已經漸漸沒落,修士們更不會浪費自身修為去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晶石的發現,並沒有成為古修真振興的契機,最終它被發現者束之高閣。
直到數百年之後,也就是那位發現晶石結構的後代,無意中發現了這項研究。這位膽大的先行者,靈機一動,不僅修改了家族功法,更是大刀闊斧的改革已經完全沒落的本家,全體開始了專注元神的修煉。最終這個家族,在末法時代崛起,成為當時修真界的第一世家。
窮則思變,這對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著深刻的啟示。
如今,晶幣在修真界的運用非常廣泛,幾乎每一個方麵都有它的身影,日常交易,輔助修煉,驅動法器,鋪設陣法,煉器……
一枚晶幣的價值,大約相當於一個普通的凝元境修士,在一個小時之內全力吸收元氣的總量,或是築元初期修為總量。這裏的全力吸收指的是在戰鬥狀態下,元氣的吸收量。這個數量,大約相當於凝元初期修為的十分之一多一點。
有時候,修士也常常用晶來作為衡量修為的指標。
如果說,築元初期修為是一晶的話,那凝元初期,也就是剛剛達到元神境界的修士自身修為總量是十晶。當然,對比不同的修士,其修為總量可能有所差距,但應該相差不會很大。可不要小看九晶這個差距,十倍的差距,若是加上掌控力和恢複力,凝元初期的戰力和持久力是築元初期的幾十倍以上。
一塊標準的晶幣隻有成人的拇指蓋大小,棱形白色透明結晶,晶瑩剔透,沒有一絲雜質。在陽光下,晶幣內部會有少量霧氣產生。
由於晶幣大都是人工合成,又具有廣泛的用途,因此,晶幣漸漸成為修真界的硬貨幣。
一般來說,築元階段,隻要修為和掌控力足夠,就可以試著合成晶幣。在修真界,如何合成晶幣,已經是公開的信息,隻要找到一位長者請教,又或者到道法聯盟開放性的圖書館便可以免費獲得晶幣合成的具體流程。
修真界中,晶幣的產量並不少,修為越高,掌控力越好,合成晶幣的數量越多。
一位築元境界,修為五晶的熟工,算上休息,恢複的時間,一天可以合成大約自身修為總量的晶幣,也就是五枚晶幣。一位中段的凝元境的元神修士,修為約五十晶,則可以合成一百枚以上的晶幣。
這裏麵有著巨大的利潤空間,合成晶幣作為一種壓榨修為的修煉手段,在修士中應用很廣泛,特別是元神境的修士。雖然大部分晶幣,都回歸到自我的消耗中,但仍然有那麼一部分流落出來。這部分晶幣足以支撐整個修真界修士們的消耗,甚至還略有結餘。
“原來如此,修為越高,信譽度越高,可以透支額度也越高。我的修為是兩晶,因此透支額度是兩晶幣。”李天貴道。
“不錯!你剛剛進入築元境界不久,就能有兩晶修為,已經很不錯了。”李雲長語氣中充滿了讚賞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