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子麟
1983年2月18日,文奇生於南意大利的曆史名城塔蘭托。她是一個會計師的女兒,6歲就開始接觸網球。1999年,16歲的文奇與同胞佩內塔合作奪得法網青少年組雙打冠軍。進入職業網壇以來,她一直是單雙打兼項,且雙打成績更為人關注。
盡管也曾有過在2005年伊斯特本公開賽接連擊敗名將泰斯圖德和法網冠軍米斯金娜的亮點,但文奇真正令人們注意到,還是來自為國出征的聯合會杯團體賽場。
2006年聯合會杯決戰,由於克裏斯特爾斯缺陣,海寧幾乎以一人之力跟意大利對抗。在她拿下兩場單打勝利之後,在決定勝負的第五場仍然披掛出戰雙打,並神奇般地贏下首盤。可惜,由於疲勞和舊傷發作,海寧不得不在第三盤退賽,文奇與斯切亞沃尼組合就這樣拿下雙打,並幫助意大利首捧聯合會杯。從那一年開始,幾位善打拉鋸硬仗的意大利女將各自開始了緩慢而堅定的上升期。
隨著小她4歲、身高相仿的同胞,新的固定雙打搭檔埃拉尼在2012年突然崛起,文奇的名字也隨之廣為人知。隻不過由於埃拉尼在大滿貫單打賽場上的突破太過驚豔,文奇多年來的努力和打拚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了。
到了職業生涯“中年”,雙打上保持優異戰績的文奇單打實力穩步提升,她先後在幾次中小級別的巡回賽決賽中擊敗基裏連科、格爾格斯、赫拉德卡等強手,拿下8項單打冠軍。
文奇和搭檔埃拉尼一樣,身體條件在當代職業球員裏算是差的,文奇比埃拉尼還矮1厘米。她們都是雙打起家,在雙打和低級別單打賽事中長期磨練,造就了全麵的技術能力,尤其是新生代好手極度欠缺的中前場控製力、網前手感和削球變化。由於身材矮小的緣故,她們也被逼練就了更好的預判、瞬間反應、跑動能力和頑強的戰鬥意誌。
與文奇相比,埃拉尼2012年的爆發讓人刮目相看,她同時進入法網女單和女雙決賽,也是競爭激烈的當代網壇多年沒出現的奇跡。這位12歲在美國尼克網校受訓,16歲又在西班牙瓦倫西亞接受進一步訓練的意大利姑娘,是一位深諳紅土之道的“智慧型”選手,與同樣身材並不高大的裏奧斯、納爾班迪安一樣,埃拉尼也是網球場上的“棋手”,她的每一場比賽都是揚長避短、鬥智鬥勇的棋局。
認真看過埃拉尼比賽的球迷都能感受到,她的技戰術運用非常明確,盡量避免使用缺乏力量的二發,稍微降低一發的攻擊力而強調一發進區,多搶對手來球的上升點,以快節奏彌補身體條件的不足。她率先打開角度的能力也是女球員當中令人矚目的。麵對眾多身高體壯的對手,埃拉尼表現出的無畏和放鬆也堪稱所有尋求進步和突破的人們的楷模。
當今網壇雙打高手裏麵高矮搭配不少,像佩斯、桑托羅這樣的高手配上發球和網前剛猛的搭檔都會有神奇的效果,但像文奇和埃拉尼這樣兩人都身材矮小卻又能取得輝煌成就的少之又少。
這對從2010年開始密集合作參賽的搭檔,在2012年迎來了技術上的成熟和默契。她們進入了3項大滿貫雙打決賽,奪得法網和美網冠軍,早早鎖定WTA雙打年終第一的位置。此前,佩內塔在2011年也曾占據雙打第一的寶座18周。這一對意大利組合應運而生,延續了意大利女子網球的強大和堅韌。
整個2012年,她們在紅土雙打賽場保持全勝。今年澳網,她們再次打進決賽並最終贏得冠軍。在她們最喜愛的羅蘭·加洛斯,文奇單打闖入16強,法網後排名刷新至第11位,埃拉尼也打進半決賽,遺憾的是兩人都敗在最終的冠軍小威拍下。她們在雙打中也再次進入到決賽,最終負於俄羅斯組合。雖然沒能在去年的戰績上有所提升,但我們也再次看到了這兩位意大利小個選手的不凡實力,以及不屈不撓戰鬥的精彩勵誌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