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改革之初(2 / 2)

洛橋笑笑,不知道皇上和王爺是用什麼辦法使這位尚書大人同意的,想來也是與利益有關吧。

的確,皇上為了讓王尚書支持他,私下裏給王家的商號給了許多的支持,王尚書也是聰明之人,看到這樣的狀況,又想到雖然自己現在是國丈,但是權利太多,終究是要遭皇上猜忌的,倒不如經濟上來得好。

王尚書這樣同意了,但是卻忽略了後宮中的妹妹,太後聽到這事兒,卻是另一番光景。

大臣麼紛紛爭爭,最後皇上堅持改革,洛橋和風君煜當然是持支持的態度,讓那些大臣們心中疑惑,想到還是回家想想再說,匆匆退了朝。

關於這場跌宕起伏最後終於成功的改革,後世史書上有很多的記載,人們大力的歌頌了名叫洛橋的狀元,那些學子們感謝他為自己打開了仕途的大門,從此以後,天下學子不論貧寒,隻要有能力者,均可入朝為官,造福百姓。

陽光晴好,皇上在禦花園設宴,那些大臣們剛剛經曆了改革的風波,心中還是不平,順帶在宴會上說話也大聲了點,洛橋看了看大臣麼的反應,猜測皇上在他遞上折子後,還是做了一些緩衝的工作的,比如找貼心的大臣商量一下,以免來得突兀。

像身邊的這位,肯定是知道內情的。

"洛主簿,今天陽光好啊!"馬少卿湊過來。

"恩。"洛橋點了點頭,心想老爺子你這話題轉得真生硬。

大臣麼就改革問題展開了討論,一時間熱鬧起來,皇上不說話,隻是看著,風君煜還是溫和的樣子,洛橋看著他,倒是疑惑自己那晚怎麼回的府。

馬老爺子忽然看著大家說道:

"其實,現在做什麼,都是有記載的,百年後,說不定後代們會回想我們,稱讚改革的英明呢!"

話題被轉了,大臣們又討論了起來,積極地,消極的,都有。

忽然聽到朝中頗為資格老的一位大臣感歎道:

"哎,百年後的事情,誰能說得清呢!就像今天各位的所思所想,再過幾十年,又有幾個人能知道呢?想要流芳百世,隻是徒增煩惱罷了!就像現在的狀元郎,風采極好,但是,後生可畏啊,誰知道明年的這個時候,大家還想得起想不起今年的狀元郎!"

那位大臣是那種傷春悲秋的,沒有什麼大的作為,也沒有什麼激進的思想,算是中庸之輩吧!或許是今天心情不好,發了幾句牢騷,正好扯到了狀元郎,說完之後,才發現自己似乎說錯話了,這狀元郎可是皇上和王爺麵前的紅人啊!

眾人的目光都在洛橋和那大臣之間徘徊,風君煜擔心的看著洛橋,這時候,一句話說不好,就會被人抓住把柄啊!

皇上和馬少卿也看著洛橋,看她接下來的反應。

"黃大人說得在理,但是洛橋不才,也是俗人一個,為了讓世人記住我,洛橋決定以後多納幾房小妾,教她們識字念書,明白洛橋的思想和文采,待洛橋一命嗚呼之後,並不要她們為洛橋守寡,而是給那些小妾準備豐厚的嫁妝,務必轉嫁他人,讓他們在別家傳播我的思想,這樣,知道的人多了,流傳的時間也就久了!這樣,就不怕人們記不住我洛橋了,豈不為妙?"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