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世界各國公開的同性戀政要(1 / 1)

世界各國公開的同性戀政要

20世紀,如果哪個政客的同性戀傾向曝光,他唯一的選擇就是辭職。而到了21世紀,隨著同性戀者權利運動不斷發展,西方國家一些政客公開同性戀者身份,仍然能得到大眾的支持,繼續自己的工作。以下圖集盤點了世界各國的公開的同性戀政要。

2009年9月27日,德國柏林,德國自由民主黨主席基多·威斯特維勒(右)與同性伴侶邁克爾·莫隆茲一起慶祝。德國第17屆聯邦議院選舉初步結果27日晚揭曉,自民黨獲得大約14.7%的選票,有望與德國現任總理默克爾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黨組成執政聯盟。之後威斯特威勒這位公開的同性戀者成為德國外交部長兼副總理。

冰島女總理西於爾紮多蒂(左)是世界上第一位公開同性戀傾向的國家領導人。上任之後,在她領導之下的冰島政府開始推行包括了同性及異性伴侶在內的“單一婚姻法案”。2010年,冰島國會通過性別中立婚姻法,該法律正式頒布當天,西於爾紮多蒂與相戀多年的伴侶約尼娜(右)結婚,成為該國首對依法結婚的同性伴侶。

2011年12月6日,比利時法語社會黨領導人埃利奧·迪呂波在王宮分別用法語、荷蘭語和德語三種官方語言宣讀誓詞,正式就任比利時首相,就此結束了長達541天的無政府狀態。迪呂波是世界上第二位公開同性戀者身份的國家領導人,也是第一位男同性戀國家領導人。他在接受采訪時說:“出櫃15年來,我並沒有受到任何歧視。這是一個包容度很高的國家,隻要你做好自己的工作,沒有人會來幹涉你的私生活。”

2009年12月1日,26歲的羅達倫(Evan Low)當選美國加州坎貝爾市市長,成為美國最年輕的同性戀市長和最年輕的華裔市長。圖為羅達倫(右二)和他的母親Stella、父親Arthur Low博士、兄長Ryan Low警官。

2009年12月14日消息,53歲的安妮絲·帕克12日成為美國休斯敦市曆史上第一位公開同性戀者身份的市長。

當地時間2013年2月15日,第63屆柏林電影節,柏林市長克勞斯·沃維萊特出席同性戀電影獎泰迪熊獎頒獎禮。“我是同性戀者,我覺得這樣很好。”沃維萊特的這句話已經成了德國政壇的名言。

美國東部時間2012年5月19日,紐約市議會議長克莉絲汀·奎因(右)與共同生活多年的同性伴侶卡圖洛在曼哈頓結婚。克莉絲汀·奎因極有可能在2013年11月的紐約市長競選中勝出,從而成為這座國際大都會的首位女同性戀市長。

2010年9月14日,澳大利亞堪培拉,國會議員黃英賢(左)宣布就職。黃英賢是澳大利亞首位華裔女部長,並公開為同性戀者。

當地時間2007年5月24日,英國劍橋,首位變性市長詹妮·貝利(右)與同是變性人的市長夫人利德爾。兩人對政治都很感興趣,並先後當選為劍橋市議員。但為了照顧好家庭,利德爾沒有參加今年的市議員競選,轉而當起了“賢內助”。在她的支持下,貝利成功當選劍橋市第801任市長。

當地時間2012年12月19日,西班牙格拉納達,澳大利亞政府社會事務部的部長伊恩·亨特(右)與同性伴侶Leith Semmens舉行婚禮。據悉,亨特是澳大利亞工黨的高級成員,雖然位居高位,但是他從來都不掩飾自己是同性戀者的事實,並且一直希望可以與自己的男友結婚,組織一個合法的家庭。可惜的是,由於澳大利亞始終不承認同性婚姻,因此他們不得不前往西班牙尋求幫助,最終他選擇了西班牙城市格拉納達。

當地時間2004年2月26日,美國白宮社交秘書傑裏米·伯納德(左)和伴侶、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財務總監魯福斯·吉福德。

當地時間2012年9月4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拉開帷幕。民主黨財務委員會財務主管、同性戀者安德魯·托拜厄斯發布講話。

當地時間2008年1月18日,法國巴黎,巴黎市長貝特朗·德拉諾埃。1998年他在電視上坦承同性戀者身份。

當地時間2009年9月13日,加拿大多倫多,加拿大安大略省前副省長、同性戀者喬治·史密瑟曼。

荷蘭政客皮姆·富圖恩(Pim Fortuyn)曾公開承認自己是同性戀者。2002年5月6日,富圖恩遭到槍手的攻擊而身亡。

2013年1月28日消息,加拿大安大略省前教育部長凱瑟琳·韋恩贏得該省自由黨黨魁選舉,成為安省首位女同性戀省長。安省是加拿大首個允許同性婚姻的省份。韋恩的勝利意味著加拿大四個最重要省份都將由女性領導。(摘自/網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