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無懼 草根“蛇王”三起三落終成大富翁
賺錢項目
作者:鍾義
他是一個農民,僅高中文化,風光無限時,他曾靠養殖甲魚富甲一方,又因為換項目窮困潦倒;三次創業,他三次跌倒,屢遭無情重創。但就是這樣一個人,誰也沒有想到,曆經十幾年磨難後,他居然靠著樹挪死、人挪活的人生理念,屢敗屢戰,奇跡般再次成為了一個聲名遠揚的大富翁,並數次亮相央視!
他是如何創造這個奇跡的,又經曆了怎樣的人生三起三落,最終東山再起的呢?
愈挫愈勇失意漢子尋覓人生再起
談成今年50歲,出生於湖北省赤壁市柳山鎮的一個農村。1980年,他高中畢業後,為了改變貧窮命運,曾先後擺過攤、養過雞,但折騰十幾年一無所獲。1996年,談成見市場甲魚價格昂貴,於是籌錢在家鄉搞起了甲魚養殖。此後,他見市場上蛇肉供不應求,又在養殖甲魚時開始養蛇。談成養蛇高峰時,僅蛇蛋就有上萬枚,但由於蛇苗小,他又缺乏養殖知識,這一大批幼蛇因為不會開口吃食,紛紛死去。後來。他總結經驗,通過拜師學藝,學會野生散養蛇後,短短兩年,他一舉成為了百萬富翁。
然而,談成春風得意時,1998年湖北遭受特大水災,一夜之間,他的養殖場就被洪水衝毀。而更不幸的是,此後經過5年艱難經營,他好不容易東山再起,2003年“非典”加暴雨天災,蛇房塌陷,一下造成幾百萬元的蛇被淹死!
蛇場沒了,蛇也死了,談成偌大的產業瞬間灰飛煙滅。接連遭受兩次重創後,談成經過反思,認為家鄉已不再適合養蛇,於是決定外出打工,東山再起。此後,一次偶然機會,他聽說江蘇省溧陽市很適合養蛇的消息,便毅然前往考察。
溧陽屬於半丘陵地帶,養蛇資源豐富,但當地養蛇的人很少,且大多人不懂如何養殖。談成了解情況後,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重生機會,於是在2004年前往溧陽市後周鎮,開始了第三次創業。
開始,因為他仍按照傳統方法,投些青蛙、小雞和老鼠喂蛇,但隨著養殖的蛇越來越多,成本越來越高,他養的蛇雖然多,但並沒賺到多少錢。
能不能改進傳統的養蛇方法,擴大養蛇規模,一舉翻身呢?能不能搞些動物性飼料人工喂養呢?
幾經試驗,談成終於製作出喂蛇的顆粒飼料,即幹粉劑性物質,加點水、雞蛋、維生素、礦物質、食鹽和助蛇消化的粗纖維,待飼料營養搞全後再充分攪碎。談成拿到水裏稍微浸泡一下,然後一顆顆塞到蛇嘴裏。這樣,他試喂了一段時間,驚喜地發現,這樣的蛇長得很好。但是這種喂蛇方法太辛苦,他一天隻能喂幾百條蛇,而且為了喂飽十多萬條蛇,他每天淩晨起床,半夜收工,整天忙得手腳麻木,頭暈腦脹。由於要喂遍整個蛇群,他既要碎料、拌料、調料和攪拌,又要一隻手抓蛇,一隻手喂食。這樣每天周而複始地忙碌,他終因無法承受超強的勞動而累到。後來,他雖然動員全家人幫忙,又花費上萬元雇人喂蛇,但即便如此,喂蛇的效率仍然很低。
怎樣才能提高喂蛇效率呢?一天,談成看到一隻裝修用的玻璃槍,他靈光一閃,心想:我何不用它來喂蛇呢?隨後,他把玻璃搶進行了改進,同時把飼料做成了糊狀,結果一實驗,他一天能喂500多條蛇。但即使這樣,他要喂飽十多萬條蛇,天天忙得腰酸背疼,還是難以應付。後來,他改裝了一台重達兩噸的喂蛇機,但機器雖然提高了效率,卻難以控製喂食速度,搞得經常將蛇的胃部撐破。除此,因為機器笨重,還難以移動。之後,他又琢磨設計出一種有輪子的、便於移動的半機械喂蛇機。喂蛇時,他啟動開關,采用腳踏控製,這樣就可人工自由控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