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下次有機會再見麵,我把你弟介紹給人家。”
孫二誌扯了扯嘴角,他覺得有他媽這願望支撐著,一輩子都不可能跟那小姑娘相遇了。
另一邊。
範竹靈坐著通往臨河的公交車,一路停停走走,半個多小時才到那個熱心大嬸所說的臨河前一站。
下車,等車。
車來,上車。
最後,按照熱心大嬸所說,範竹靈提前三站下了車,再按照人家那個指示,順著馬路往西走一百米,右拐一個胡同,穿過胡同,左拐,走二百米,往右看。
映入範竹靈眼前的,是一條寬寬的路,路兩邊全是攤位,熙熙攘攘的人群,像是前世農村的大集。
她提著放了三四個蘋果的竹籃,慢悠悠的順著人群開始逛這個林鄉市最大的自由市場。
順著右邊攤子過去,首先是賣笤帚掃帚馬紮等手工家用物品的,順著下去是賣糧食,小吃,雞蛋,這些農副產品的。
後麵還有一些賣稀罕少見物品的,攤位混雜,沒有規律,賣的是些不常見的水果,酒,布,罐頭,點心等,最後範竹靈還看到有擺著幾盒煙賣的。
基本雜七雜八啥都有。
逛自由市場期間,範竹靈看到過一團墨綠色毛線,覺得等秋天給柳愛軍織個毛衣不錯,可惜,那個賣毛線的老伯要全國糧票,說是他孫子在外地,要把毛線換成糧票給孫子寄去。
範竹靈掏遍全身也沒掏出來一張全國糧票,上次在S市,柳愛軍給她的那些,被她吃飯用沒了,今早上那頓飯是最後一張。
一圈走下來,範竹靈手上多了個八成新的提包,花了六塊錢從一個青年人手上買的。
提包不大不小,倒是能頂半個麻袋用。
提著裝著提包的竹籃,範竹靈站在賣笤帚掃帚的攤跟前,低頭拿眼掃了一圈,沒找到自己想買的。
攤主是個老伯,坐著個小馬紮,低著頭在把煙鬥裏的煙灰往外磕。
磕完,他坐直放煙絲的時候,看到一個很清秀的小姑娘站在他攤前,不知想找什麼,他放煙絲的動作一頓,主動開口問道:“姑娘,找什麼呢?”
“您這有笤帚疙瘩嗎?”唯恐對方不明白,範竹靈還解釋了句:“掃床用的。”
“有。”老伯左手拿著塞了一半煙絲的煙鬥,用右手從身後麻袋裏摸索出一個笤帚疙瘩,沒起身,舉著笤帚疙瘩問:“是這個嗎?”
“是,您要錢還是?”
“錢就行,五分錢一個。”
老伯把笤帚疙瘩遞給範竹靈,接過她給的錢,繼續塞他剛剛沒塞完的煙鬥。
接過笤帚疙瘩,範竹靈順手放在了竹籃裏,沒走,等賣笤帚疙瘩的老伯劃著火柴,點上煙鬥,她才問道:“老伯,在這兒擺攤需要交攤位費嗎?”
抽著煙,老伯抬眼看了看範竹靈,搖頭道:“不需要。”
“那個小馬紮多少錢?”範竹靈指著攤位上一個很矮的馬紮問。
“這個貴點,三毛。”
“那我要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