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網絡閑談一二三(1 / 1)

“我是誰,從哪裏來,到哪裏去?”這是一個十分嚴肅的哲學命題。要談網絡,就不太適合這般嚴肅了,盡管說認識“網絡是什麼、從哪裏來、到哪裏去”也一樣很有意義。

——網絡是什麼?

網絡是一個萬花筒,網絡是一個工具,網絡是一個助推器、網絡是一種生活,網絡是一種力量。網絡讓“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成為百分百的可能,網絡催生出許多宅男宅女。

人們通常會將網絡當成虛擬世界,總覺得互聯網上的人很不真實,這是個長期以來的一個誤區,實際上在更多的時候它是那麼的實實在在。

每天在網絡上看到的都是實際發生的事情。有好人好事,有壞人壞事,還有許多家常裏短尋常事。和傳統媒體不同的事,在網絡上還可以隨時看到各種各樣的反饋意見,也都是愛憎分明。當然啦,和稀泥、瞎搗亂的也有不少人在。

網絡可以派各種用場。網絡有令人頭痛的海量信息。網絡還會令一些人成癮,迷失方向。像茫茫無邊的海洋,沒有航標指引很容易找不著北。

在赤橙黃綠青藍紫黑白灰等各種色彩之外,網絡還有很多緋色,俗稱緋聞。這種顏色因為很惹眼所以特別能形成關注流量,可謂蔚然壯觀。因為這種顏色而走紅的人叫網絡名人。

網絡上有大量的民間智慧,就是大家平常說的“有才”。有許多人在網上可以說如魚得水,就是說,網絡實際上為有創意的人提供了一個展示平台。就拿春晚來說,花費巨大的一台晚會,到後來就濃縮成幾句流行語,這些流行語通過網絡成為全民大流行。一句“你太有才了”,一句“不差錢”,迅速成為大家的口頭禪。這一方麵要仰賴有才人的創意,另一方麵就得說是網絡的巨大助推力了。

全中國究竟有多少網民,因為沒有像人口普查那樣調查統計,所以應該沒有特別準確的數字。既然不準確,那就不如采用“模糊說”:中國網民就像天上的星星,我們經常見,但是數不清。

——有誰會離得開網絡嗎?

有,就是不知道網絡、或者無視網絡、或者壓根兒不用網絡的人。不曾進入焉談離得開、離不開?比如趙本山小品《鍾點工》類型的:多少年不打魚了,哪還有網啊?是凡已經讓網絡融入生活的,或者一日三餐離不開,或者一日正餐離不開,最起碼也會把它當零用餐。

——如果要給網絡擬一個廣告語,一定有很多不同的但是很有意思、很有意義的版本:

《北京人在紐約》型:如果你愛她,就讓她上網,那裏是天堂;如果你恨她,就讓她上網,那裏是地獄。網絡本來就是有人愛,有人恨,有人怕,有人戀,有人上癮。

哲思型:網絡是什麼?從哪裏來,到哪裏去?

哈姆雷特型: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這是一個充滿競爭的世界,一樣的生老病死,一樣的充滿血泊的戰鬥。

基督山伯爵型:在黑夜裏摸索是最有害的。依我看,網絡完美而沒有感情,還不如有感情而存在著某些缺陷。就像愛情,不可能是完美的,但是沒有她,沒有她帶來的歡樂,我們就無法生活。

《過把癮》型:這就是網絡,說也說不清楚。

《潛伏》型:這兒有兩個網絡,你能告訴我,哪個是高尚的,哪個是齷齪的?

《夢想劇場》型:網絡大舞台,有夢你就來!

階級鬥爭型:網絡上一些人勝利了,一些人失敗了,這就是網絡,這就是網絡的曆史。

苦大仇深型:你傷害了我,還一笑而過。你愛的貪婪,我愛的懦弱。

網易型:網聚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