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言亂乾坤(1 / 2)

田進環視了周圍一圈,見文武百官都沒有上前來給自己助陣的意思,也沒有人如田進一般據理力爭怒斥張儀。

眾人中有很多原本是對張儀與秦國心懷抵觸的,但此時聽了張儀的幾句話,卻心中也不禁動搖:似乎張儀的提議,確實是對齊國百利而無一害啊!

而有的人似乎隱隱覺得張儀是在強詞奪理,但卻不知道張儀哪裏說錯了。張儀的每一句話確實都有理有據。

田進定了定心神,忽然眼睛一亮,似乎又抓住了什麼重點,大聲喝道:“秦國坐擁天下之半,為當世七國之內第一強國,確實沒錯。但這關我齊國何事?秦國無緣無故與我齊國修好,豈會沒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三歲小兒也不信你張儀作為一國之相,百忙中抽空,千裏迢迢孤身來到齊國,隻是為了表達對大王的仰慕之情!”

齊王聽到田進的話,也點了點頭,但眉頭卻微不可察地一皺,有些不滿:這田進最後一句話是什麼意思?憑什麼張儀就不能仰慕寡人?

可憐田進一片忠心,據理而爭,卻被齊王抓住他無意中的一句話,因此而不滿。

張儀哈哈大笑,笑聲中卻不帶絲毫感情,顯得有些冷硬:“我原以為齊國多能人,豈料竟有人在大堂之上出此愚昧之言,與匹夫何異!我聽說,與智者交流,無需煩瑣羅嗦,因為智者自然能了解你所表達的意思。我本將滿朝文武百官都當作智者對待,而你卻讓我不得不重新審視貴國的能人有幾何了!”

張儀充滿諷刺的話回蕩在大殿之內,言辭之中滿是鄙夷。

滿朝文武聞言,頓時喧嘩之聲四起,略微有些騷動。眾人都是微微惱怒之餘,卻有著更多的羞慚。所有人都被張儀一番話帶得暈頭轉向,搞不清東南西北,完全不知道張儀這句話指的是什麼,甚至不知道他諷刺的是誰。

田進也是臉色難看,看著張儀,等他說下去。

張儀似乎很滿意文武群臣的反應,繼續說道:“如今秦國確實以半天下之力而臨六國,就算是六國合力西向,也不一定能勝過秦國。但若是能夠擁有一個盟友,自然能夠減少壓力,何樂而不為?秦國與齊國結盟,對於秦國而言,減少了一個敵人,而其餘國家能夠得到的幫助也更少了,敵人也變得更弱了。而對於齊國而言,不必再與秦國為敵,從此免受戰火波及,不必再膽戰心驚。結盟,對雙方而言都是百利無害,而你從中作梗,究竟有何目的?”

田進聽完張儀一席話,嘴巴微微張著,似乎想要說些什麼,但卻不知該怎麼說。

齊王瞪了田進的背影一眼,重重地哼了一聲,顯然對田進已是不滿之極。

齊王把張儀說的話當真了,覺得張儀原本對齊國心懷好感,覺得齊國多能人智者。但盡是因為田進說話不得體,對張儀的好意百般懷疑,偏偏懷疑得如此無理無據,導致張儀失望之極。

齊王暗忖,田進區區匹夫,不足以論國事,日後與秦國結盟,須得將田進貶官才是,免得秦國不喜。

田進汗流浹背,在寒冷的深秋卻察覺到陣陣熱意,抹了抹臉上的汗珠。

張儀說的道理其實也淺顯之極。但田進之所以沒有想到這些,是因為這一番道理在以往數十年內都適用,但偏偏此刻秦國要與齊國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