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秦軍沒有埋伏。高平這一戰隻是為了試試項燕是如何的一個人,因為在此之前高平從未見過項燕領兵作戰,不知該如何對敵。卻不料,這一戰中,項燕仗著勇武,令自己大敗而回。
秦軍敗退,首戰大捷!
雖然此戰並沒有給秦軍致命的傷害,但項燕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他要讓秦軍見識到自己的勇武!讓秦軍對自己有所忌憚,不敢強行攻城,他要逼高平用計謀來對付自己。
若是強行攻城,隻能是兩敗俱傷,若是這時白起大軍到來,上庸城便隻能拱手相讓了。所以,項燕要在楚軍損傷最小的情況下,拿下高平為首的先鋒軍!
秦楚雙方各自率軍回營。
上庸城中,楚軍初戰大獲全勝!雖說這隻是一場小的勝利,未對秦軍造成太大打擊,但眾將士都十分高興。因為新來的將軍項燕,原來是一個如此神勇過人的武將!一時間,豪邁的大笑聲,說話聲響徹軍營。那些留在城中未出戰的軍士,眼中都是流露出濃濃的羨慕:為何自己就沒有機會出城與項燕將軍共同作戰呢?
項燕微笑著回到太守府,卻是又思索起接下來的戰事。高平此戰戰敗而歸,定然不會再來強攻,而是會用些計策。好在之前自己為了穩妥起見,已經派了韋忠出去而有所準備。韋忠軍與上庸城成掎角之勢,若是上庸城勢危,也可迅速救援。而且,韋忠一軍人數並不多,隱蔽之下,應該不會被秦軍發現。如此一來,自己隻要小心一些,不要中了高平計策,倒也不會出大問題……
秦軍軍營。
高平剛一回營,便下令統計傷亡。此時,傷亡統計已上報過來。此戰帶出兩萬軍士,死亡四千三百餘,重傷近六百,輕傷不計其數。也難怪,在楚軍如此瘋狂的追殺之下,重傷者是很難逃回來的。經此一役,秦軍兵力已損傷近五千!
高平讓其餘人都出去,軍帳中隻剩高平與高曠。高平緊鎖眉頭,心下愁煩。
“父親,此次高曠有罪,願受責罰!”高曠跪下請罪。
高平擺了擺手:“戰敗不是罪過,但你擅自出陣迎戰項燕,這確實過錯。但此時乃是用人之際,大的責罰就免了,隻罰你官降校尉。至於我,罰俸三月。等一下我會通報全營。”
“是。”高曠說道。
高平略一思索,道:“項燕勇武過人,不可硬拚。要攻下上庸,還需使些計策。”
高曠參軍不久,哪裏有什麼計較,知道是父親有了計劃,便說道:“高曠隻是謹遵父親吩咐。”
高平道:“我之前在樹林中行軍時,便想到一計。地圖所示,距此三十裏外,那一片樹林是向內凹進的。我們可伏兵於那一處兩側林中,到時候率軍與楚軍作戰詐敗,將其領到那裏,伏兵出擊,但隻出動一小部分伏兵。但是,此戰仍需戰敗。如此一來,項燕就會以為他憑借自己的勇武擊敗了我們的計策,也就不會再有戒備之心了。我們的真正目的,是將楚軍引到樹林中去,使用火攻!此時吹得正是西北風,隻要將楚軍引到樹林中,到時候火箭一放,秋季樹木又幹枯易燃,火便都往楚軍方向燒去。此時,伏兵便盡數從楚軍背後出來,形成夾擊之勢,項燕一戰可擒!”
高曠聞言,略一思索,大讚真乃妙計!
要直接將項燕引到樹林中不太可能,所以事先便準備了伏兵,讓項燕以為伏兵便是自己的計策,使其放鬆戒備,放心地追殺下去,而且對那一片樹林也不再懷疑:此處伏兵已出,誰會繼續提防?而進入樹林以後,火攻計策一出,楚軍定然大敗,想要撤退,此時伏兵盡出,讓項燕走投無路,進有烈火焚林,退有大軍阻路。項燕再勇武又如何?此戰必成為項燕的最後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