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老爸說:“那還好,真的來了還沒有柴燒作飯菜了!”
張金鳳接著說:“明天我上鎮政府遞報告,順便在街上買100斤煤炭自己挑回來!”
張金鳳待一家人吃完飯說:“波兒你兩弟兄每天吃完晚飯要洗碗筷,抹桌子掃地,養成做家務的習慣,早飯、午飯後的事情就由爺爺操執了,因為你們要去上學,晚飯後該做的事做完了就做作業和看書,到九點半鍾就去睡覺,小浪跟我睡,波兒就跟爺爺睡,在天冷時爺爺有小孩伴著睡身體暖和些。”
張金鳳對靳老爸說:“爸你的身體不大好,家裏的事情小孩能做的盡量教小孩作,教小孩從小養成勤勞的習慣。老二不在家我就充當男同誌種那八畝責任田土了,村上的事又加上整新家鄉經濟項目工作我根本沒有時間來管家裏的事了,這要爸爸來操勞了!”
靳老爸說:“那沒事!隻要我身體能幹的就不用你在家操心了,不過女人家不像男同誌那樣有許多不便,要注意別累壞了身體。”
靳老爸和兩個孫子都已睡覺了,張金鳳也覺太累了也去睡覺,今天村裏發生這麼多的事情她怎能入眠。
張金鳳想著王奶奶今天為什麼口出狂言?是封建宗法思想還殘留在她腦海中:對祖宗的傷害,就是對自己的傷害,七八十歲接近死的邊沿,什麼都不怕了,所以人斷氣前幾秒鍾是要掙紮,想到這些冷汗都嚇出來了,幸好給李大漢提醒才避免這場災禍的發生。
過了幾天張金鳳想盡一切方法,去打動王太婆的舊思想,幹脆自己提著蜂王漿去見王太婆:“王奶奶!王奶奶!我來看你來了。”
王太婆雖然因前幾天的氣還沒消完,見張金鳳提著一大桶蜂王漿來見她暫時忍住氣出來迎接:“好個賢惠的孫女!花些錢來幹什麼啊!快來屋裏坐。”
張金鳳開門見山:“王奶奶!我是來給你道歉的,前幾天是我不對,事前未給你商量,是一場誤會,本來測量隊還有兩天才來測路的,不知縣上怎麼安排的前天一大早測量隊就進村來了,要砍樹不是我的主張,是測量隊郝隊長根據縣人大會通過的《張家槽村公路設計施工圖》文件要求決定指揮要砍的,其實砍了那棵大柏樹不礙事的,以後祖墳包那塊地還明朗些!”
王太婆聽到張金鳳這樣說話氣衝上了喉嚨:“哎呀!我的龜孫女你傷了你祖宗八代的心啦!你不曉得那大石墳是張家‘湖廣上四川’來的祖先,你爸他們也是大石墳的後代,原來在大石墳前長著兩棵大柏樹像兩柱大蠟燭燃鳧青焰,有一年雷公把左邊那棵大柏樹燒死了,隻剩下右邊那棵大柏樹了,就這樣年複一年張家就窮下去了!”
張金鳳反駁:“王奶奶!我看不相信這些觀念,我爺爺也是這張家灣搬出去的,我家的生活比當今農村那家不差,他們送我讀完了高中,送我哥讀完了大學現在還在省上當幹部,沒像你們張家灣一年收的糧食半年吃。說實話就是沒有通公路把你們姓張的堵在這窮山溝裏受窮!”
王太婆仍然堅持說:“砍了那大柏樹張家子孫後代更倒黴!”
張金鳳看來王太婆受舊的傳統的宗法觀念太深了,硬的軟的辦法都使了,絲毫不能打動她的心。張金鳳沒有恢心,她的信念就是任何舊觀念是能打破的!這次探望王太婆沒有收到好效果,但給了她一個啟示:必須采用其他更為巧妙的方法才能打破王太婆那根深蒂固的舊的傳統觀念。
張金鳳突然想到一個人,那就是王奶奶的麼兒子張朝偉,他都讀完了初中的,受到了現代學校教育,比他三個哥哥都聰明,所以王奶奶是特別寵愛麼兒子,現在靳老二帶到西安在做工,可以通過靳老二轉告張朝偉勸說王奶奶,解開那頑固思想。
張金鳳在鎮郵電所打通了靳老二的電話,告訴靳老二:“老二!縣交通局在我們村放公路線,公路中心線恰好在張家祖墳前那棵大柏樹下,王奶奶一家人7個都圍住大柏樹,我再三勸說王奶奶摟住大柏樹不放,並揚言‘誰來砍樹我與他拚死’那天差點出人命,我叫五組放線停下來,到七、六兩組去放線。隔了三天我提著‘蜂王漿’專到王奶奶家去勸說,也一無所獲。老二!張偉兒在你們工地上做工,你跟張偉兒說叫張偉兒給她媽寫封信,勸勸她媽可能還湊效。”
靳德正在電話裏回答:“知道了!我立即告訴張朝偉寫信回家,勸說王奶奶不要那麼固執。金鳳你要注意身體!”
張金鳳打完了靳老二的電話,順便在蒼林鎮街上買了100斤煤炭自己把它挑回去,邊挑邊自語:“我恨不得公路即刻通車,煤炭就直接拉到家門口!”
過了一個星期王奶奶找張金鳳商量事,一進門六個兒媳都坐在那裏,把信遞給張金鳳看,張金鳳看完信暗暗自喜。
張金鳳問到:“你們找我來有什麼事?”
王奶奶不隱晦地回答:“大柏樹讓村裏砍了,去送給學校我覺得太虧了,我想就我們組上張姓人家把樹分掉,這樹在我們五組地盤那些姓張的管不著。”
張金鳳解釋:“我看偉叔有遠見,送給學校是光彩而明智的選擇,我們組上張姓人家把樹分掉,外組張姓人家會來爭搶的,是分不清靜的會鬧出大事來!”
張金鳳繼續解釋:“我看偉叔在信中提到修學校意義深遠,靳老二公司挑選一批有高中文化的青年培訓技能出國,而偉叔初中文化沒選上感到遺憾,他深刻體會到讀書的重要,‘有知識走遍天下,無知識沒文化寸步難行’大柏樹給修學校是為下一代培養有文化有知識的人才。”
王奶奶高興的同意:“那就按偉兒的,把大柏樹給修學校。”
元宵節已過,公路線已測定,修路障礙已排出,隻等籌集資金,修公路、電網安裝、防治水土流失、維修學校等急待動工進行,所以現在急需資金的投入,經預算需12萬元,到何處去籌集?張金鳳左思右想:本村還有幾位比靳老二錢還多的包工頭,找他們籌集9萬元,自己拿出已存銀行三年準備改建自家房屋的2.7萬元,才能解決整新張家槽村經濟項目第一期的資金。
張金鳳知道:帶動村裏人搞農業生產還不成問題,要說是搞計劃生育,特別是籌集什麼建設集資款那就更難了。作為村民的帶頭人那能遇到困難就避開,這就辜負了三千多村民走富裕道路的期望,那怕是上刀山赴火海也得去!
張金鳳背著挎包帶著賬簿走組串戶,先到各組在外的包工頭家。
張金鳳首先選擇是本村在外的最大的包工頭孫永青,初春的一天上午外麵下著小雨夾雪,她提著兩瓶西鳳酒一盒陝西大棗蜜往孫永青家去,走到孫永青家院壩前孫永青的前妻張惠碧出來迎接:
“這聽說是新上任的張村助嗎!好久沒有見到的稀客,快到屋裏坐。”
張惠碧把張金鳳迎到堂屋裏沙發上坐著並提來了蜂窩煤烤火爐,端來了糖食、瓜子和水果:
“張村助不知道怎麼稱呼你是姐還是妹,既然來了就不要客氣隨便剝瓜子嗎!”
張金鳳:“不要客氣隨便稱呼就行,叫我張金鳳或者更親熱點就叫我張鳳兒好了!我是屬兔的1951年二月十八日生。”
張惠碧:“我不知道屬什麼,我是1950年二月初九日生那就我是姐姐了!”
張金鳳:“那就稱呼你惠姐好了!我就是鳳妹了。”
張惠碧:“金鳳妹!前天我就準備到陝南去,看到高山在下大雪,等到天晴再去。老天爺不湊合這幾天卻偏偏下著雨雪,我還有很多的事情還要去辦,我很不放心啦!”
張金鳳看到惠姐家白色發亮的牆壁,擺著金色緞麵沙發,屋裏屋外潔淨的玻璃釉麵地板磚,這確是張家槽村的富翁,很是羨慕:“惠姐!我要等那年才修得起恵姐這樣的房子囉!我們的孫大哥好能幹喲,聽說是我們後山區數一數二的大包工頭,手裏是上百萬的資產囉!恵姐好享福啦!”
張惠碧聽到張金鳳的讚賞不合適,不知自己內心的痛苦:
“別提你孫大哥了,提起他我頭都要開炸了!這幾年在陝南那裏弄到個小婆娘,這婆娘也姓張名少美好姓名,是挺厲害的,初來時對我是稱姐道妹的,在工地上做事很認真我們就很信任她了,日子久了這婆娘用她年輕漂亮的姿色把孫青娃迷住了,後來張少美悄悄地把孫青娃接到她家那裏住,把我三娘母甩在工地上作夜間看守人員,隨著工程全麵開展時,孫青娃工程到業主單位辦理工程進度撥款等事務時,這位小婆娘在孫青娃麵前討好‘說她去業主方辦理撥款的事是一去就能辦成,業主方的財務科長是他舅舅’當然孫青娃對找業主請求撥款要錢心急,誰能要到錢就叫誰去了,以後每次找業主請求撥款要錢這婆娘就自告奮勇地去辦這好差事,後來孫青娃不論辦什麼大小事情就叫這婆娘兒去,我一點兒就粘不到邊了!這婆娘在銀行裏背著孫青娃還建立了自己私人賬戶,日子久了撥入的工程款就流入她的賬戶上了,這樣孫青娃身無半文錢,平常用錢還向美婆娘討錢用,這婆娘就完全掌握了孫青娃的財權了!”張惠碧說到這裏差點掉下了眼淚。
張惠碧擦了擦眼睛打起精神說:“我來給鳳妹燒碗開水煮上幾個大湯圓。”
張金鳳阻止張惠碧說:“惠碧姐不要去作點心了!我們姐妹在一起敍一敘心中的苦悶,就算最大的開心了,比吃什麼都好。”
張惠碧接著說:“這個張少美很會勾引人,每逢到業主單位撥款前就要請她舅舅和業主單位那位姓王的計委主任到賓館裏去吃飯、跳舞,在如醉如夢時就叫王主任在現金支票蓋章簽字,就這樣張少美在銀行裏就搞到了錢,工程還沒有完成一半而工程款已撥入了85%,地計委發覺業主單位超合同約定撥款存在嚴重的違紀問題,省計委調換了計委主任和財務科長,業主單位終止了承包方孫青娃的撥款並敦促承包方孫青娃盡快地完成所承包的工程。這個張少美把所撥到的錢全部轉入自己私人賬戶,並把這些錢拿回娘家蓋新房。孫青娃賬戶沒有錢了,工人無錢開飯到鄰近工地作零工掙碗飯吃,工地無錢購進原材料隻好全部停工,業主單位動用了司法機關強製孫青娃履行合同,不然要賠償業主單位一切經濟損失。張少美見事情不妙躲回到她的一個親戚家裏不見人影,孫青娃氣得要拖刀殺人啦!我(張惠碧)嚇得不敢露麵,我們三娘母隻好躲在鄰近的一家老百姓家裏,過了一段時間有人給我出點子趕快躲回家去求得公婆的庇護。我就將在我手中經管的賬戶上所剩下的18萬元錢轉回家,我還將在工地做工的家鄉人都帶回來過春節了,至於在工地做工的工資在春節後由他們自己找孫青娃付給。金鳳妹說實話我這個年過得非常痛苦!白天黑夜都在驚恐中睡不著覺,萬一孫青娃在氣憤中弄出了什麼大事情來去坐牢,我一個婦道人家帶著兩個小孩謀生存,還要替孩子爸償還債務。” 張惠碧說著說著真的掉下了眼淚。
張金鳳見張惠碧抑製不住的悲憤心情忙安慰說“惠碧姐!我們作女人的在任何時候都要堅強地麵對現實!再說孫青哥也是很聰明的人,會對付世上所發生的一切事情。俗話說得好天跨了還有牆子頂住到的,世上所發生的一切事情總有一人要承擔,從惠碧姐的談話中我聽出來了你們的事是第三者的插足,其根本的起因是張少美貪心的舅舅,其張少美在你們中間出現是她的舅舅,在建築施工對外公關活動中玩弄美人術是她舅舅的主意,張少美套走孫青哥的工程款更是她貪心的舅舅。從我們對一個事件的發生、發展、結局的預測,這個事件最後還是要由張少美的舅舅來了結,所以惠碧姐不要那麼過分地責怪孫青哥的不是,也不要那麼過分地擔憂啦!”
張惠碧見張金鳳對自己勸導很有些啟發:“到底是金鳳妹多讀了點書,比起我來說看事物看問題要全麵些,今後我還要向鳳妹多學點為人處事的道理。”
張金鳳很有興致地說:“女人要有自尊自立的情操,在夫妻之間女人要精明能幹才能管得住男人,這‘管得住男人’不是叫你把男人打到、罵到,把男人當著吧耳朵像扭電視機頻道那樣扭過全頻道,而是要你的愛心去扭住男人的內心,夫妻因愛才什麼事情都能好辦。我勸惠碧姐不要忙去到工地上,把孫青哥的事冷落一段時間,到時候再去幫助孫青哥處理善後事務,我們倆姊妹在家鄉也來做點掙錢的事,根據目前我們村的情況大多數青壯年都在外麵打工掙到了錢,這些人都想回家把自家的破舊房屋改建一下,這是個好機會我們倆姊妹在村裏辦一個預應力空心板場、磚瓦廠,這些預製板、青磚都是修房子必要的主要材料,並且鄰近的四個村和兩個鄉的村民改建房子也多起來了,所以我們倆辦這些事業至少有三四年的生意。不過我還想到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我們村不通公路,想辦什麼事都辦不成,這天我在《張家槽村脫貧致富動員大會》上向全體村民作鄭重承諾:帶動全體村民一定要把縱貫張家槽村的天蒼公路修好!縣委縣政府已明確指示這條公路的修築‘民辦公助’資金全部由村民自籌,在籌集修路資金會上我集資了2.7萬元人民幣,這2.7萬元是我和靳老二倆人四年搞工程的積蓄,原來打算存到銀行裏三年到期取本利和3萬多元用來改建自家的房子,這次回家鄉來聽了靳老二倆弟兄的意見:不要存死錢,要搞企事業投資變活錢。因此在籌集修路資金會上我第一個集資3萬元人民幣,打算公路修通了還要投資搞恢複生態農業,辦企業、辦工廠,搞綜合、高效農業經濟,使我們投入的錢成倍地增值。我提醒惠碧姐先集資修公路,待公路修通了我們來合資辦預製場、磚廠、食品加工廠,在家鄉辦企業有縣鄉政府的支持,比在他鄉打工強多了!”
張惠碧聽了張金鳳勸導心裏開了竅:“說幹就幹明天我把帶回來的3萬元錢繳到修路集資小組,作為我張惠碧為修公路的集資款!我決定不忙去工地了,在家待兩個小孩上學讀書,還跟金鳳妹一道修公路、辦預製場、辦磚廠、食品加工廠,競競業業搞一番事業,使我們這夾皮溝變成富饒美麗的家園,讓那張美人瞧一瞧張惠碧硬是女中強人!”
張金鳳頓時露出了超常的喜悅,因為動員村裏大包工頭修公路籌集資款張惠碧是第一家,張金鳳覺得今天的工作很滿意算是個開門紅,對張惠碧告辭:“惠碧姐我還有很多的事情等我去辦!今天中午就不在你這裏吃飯了,改天我們倆姊妹再相會好好地聚一餐。”
張惠碧不管張金鳳再三推辭:“金鳳妹你那怕天大的事也要把我這頓飯吃了才去幹,不然你就看不起我這當姐姐的了!”
張金鳳隻好接受了張惠碧的挽留,在張惠碧家吃了午飯才去六隊包工頭熊群家,包工頭是熊群的丈夫張成財,張成財是真正的包工頭,隻在發包單位包勞務包工做,不包材料的單包工頭,隻在工人做工的工資中提取一定的管理費作為自己的利潤,當然比起孫永青大包工頭錢少多了。
張金鳳走到張成財家門前曬壩邊,張成財早已帶著他的外出務工隊到工地上去了。熊群見是新任的女村助張金鳳忙把她迎接到家裏,兩人見麵如親姊妹般的親熱,一進門就拉起家常來了,熊群先作自我介紹:
“張村助!這幾年我跟著張老大一直在外麵打工,辭去了村婦女主任好幾年未在村裏開會了,村裏進來的新媳婦就不相識了,你來到我們村時我們還未出去打工,由於沒有機會在一起見麵,所以我們還不相互了解,這次開會說要修公路、縣上要把我們村作為整新農村經濟的典型,村裏方支書在我們六隊開動員會時介紹了你的情況,你向縣委表態要堅定不移地帶動全村人走脫貧致富的道路,當時我非常興奮我回家去與張老大商量:
“你張老大出去發奮掙錢,我自己留在家裏修公路,打算買台拖拉機叫女兒開拖拉機耕田和跑運輸,和大家一道走脫貧致富的道路。方支書還說我們村靳老爸家出了兩個好後人,靳老大德君夫婦都是中科院教授、享受國務院津貼的專家,對生態農業科學研究有很多新成果無償地奉獻給家鄉人民脫貧致富,靳老二德正現接任西冶建設總公司西安高新技術開發區經理,準備吸收一批家鄉的技術工人到西安搞開發,給家鄉的富餘勞動力找到了一個掙錢的好機會。這裏我托張村助給你靳老二說個情為我們張成財找個掙錢地方。說到你們靳家我們就不是外人了,我伯娘姓靳說來也是靳老二的姑娘,我三歲就死了父母,伯娘生了兩個哥哥沒有女,把我當親女兒待大成人,伯娘去世了我哭了三天三夜,後來留在本隊就嫁給了張成財,那你就是我們名副其實地表弟媳了,叫你金鳳妹好了。”
張金鳳的目的是來動員熊群這家包工頭集資修公路,見熊群的談話盡向自己內心方向想,就坦白地告訴她:“群姐!我願意與我同心同道的人共事說實話,我們都是包工頭的家屬還說購拖拉機跑運輸,為修公路集資實際是為自己辦事業奠底作本,就應該要比一般村民要多出點錢。”
熊群忙問道:“金鳳妹你看要集多少錢才合適?我們還要花錢買機器呢。”
張金鳳直言直語:“我看要集1萬元吧,如果買拖拉機差錢的話我們可以向農村信用社申請購農機貸款,至於到靳老二那裏去包工做沒問題包在我身上。”
熊群接著說:“明天到信用社取1萬元回來繳公路集資款,如果買拖拉機差錢的話就把給女兒存著辦嫁妝的錢取出來湊起買機器。”
張金鳳稱讚道:“群姐又是前兩屆村婦女主任心胸真開朗,不愧為全村婦女的領頭人,我們這些包工頭家屬為公路集資款帶了頭,全體村民就會自願籌集起來,那肯定為修公路籌集資金是沒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