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設的對策及建議探析(1 / 2)

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設的對策及建議探析

學術交流

作者:趙璿

【摘要】民政部門是主管社會行政事務的常設國家行政機構。在民政部門管理中,民政信息化建設是民政部門提高民政效率的有效途徑,本文以民政信息化建設為切入點,在概述民政信息化建設的基本內涵的基礎上,通過分析當前民政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設的對策和建議,旨在說明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以期為民政信息化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民政;信息化建設;對策及建議

民政部門作為政府重要的行政職能部門,涉及範圍很廣,包括國家政權建設、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等,在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權益和維護社會穩定方麵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在信息化建設的大背景下,民政信息化建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為適應現代經濟信息發展的要求,全麵提升民政檔案工作水平,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設勢在必行。因此,研究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設的對策及建議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鑒於此,筆者對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設的對策及建議進行了初步探討。

一、概述民政信息化建設的基本內涵

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設是推進電子政務工作的必然要求。民政部門要增強網絡信息交換與服務功能,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設,了解民政信息化建設的現實意義和民政信息化建設的主要特點是關鍵。

1.民政信息化建設的現實意義

民政信息化建設對於民政部門的意義重大。從民政信息化建設的現實意義上來看,民政信息化建設的意義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麵,一是有利於民政部門直接麵向社會公眾。民政部門構建直接麵向社會公眾的民政信息化綜合平台,為內部結構向扁平化發展創造了條件。二是有利於準確及時反映服務對象的動態變化。民政部門信息化建設具有較強的實效性,可以對民政工作實現科學有效的管理和服務。三是有利於提高依法行政的準確性和及時性。信息化建設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在民政管理層決策方麵,便於民政管理層決策的科學化。四是有利於促進民政資源的合理組合及充分利用。

2.民政信息化建設的主要特點

民政信息化主要指民政信息的產生、存儲、檢索、管理、共享。民政信息化的特點:首先是多元性,即民政業務相互獨立,關聯性差,很難通過一個或者幾個大型信息係統來支撐全部係統。其次是多層性。民政工作麵向的是社會公眾,涉及到的層次有社會公眾、基層村委會和居委會以及各級民政部門,層次非常繁多,數據采集量非常之大。最後是公益性,民政工作大多屬於公共服務範疇,業務經費主要依托公共財政,是公益性的,信息係統的經濟效益和收益很少,因此決定了民政信息化的投資相對困難。

二、當前民政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民政信息化建設的現狀不容樂觀,還存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民政信息化意識薄弱、信息化基礎設施不足、電子文件管理不健全和信息化管理水平較低四個方麵,其具體內容如下:

1.民政信息化意識薄弱

民政信息化意識薄弱,是當前民政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民政部門中,由於有些民政部門工作人員忽視了民政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使得民政信息化意識薄弱。長期以來,民政部門工作人員受傳統工作模式的影響,缺乏規範的工作流程,在民政信息化建設中,簡單地以為民政工作信息化建設隻要完成民政工作任務就可以了,主管部門的工作部署和檢查存在應付心理,這都是由於民政信息化意識薄弱造成的。

2.信息化基礎設施不足

信息化基礎設施不足,也是當前民政信息化建設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民政部門而言,由於對民政工作信息化經費投入的不足,使得民政信息化建設存在著兩個方麵的弊端,即軟硬件設施還相對缺乏,使得現有的信息化建設設備不能滿足民政部門信息化建設的需要,民政信息化建設難以有效開展起來。因此,信息化基礎設施不足,製約著民政信息化建設的發展。

3.電子文件管理不健全

在民政信息化建設中,電子文件管理不健全也是民政信息化建設的瓶頸。就目前而言,雖然當前的電子文件應用與管理越來越普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政部門工作的效率,但是由於電子文件的整理、歸檔並沒有被廣泛地重視起來,特別是針對電子文件修改、銷毀的隨意性的不確定性認知,使得相當一部分電子文件沒有按規定收集整理立卷歸檔,銷毀隨意性大,電子檔案管理很混亂。

4.信息化管理水平較低

從目前基層民政人員隊伍的整體狀況看,普遍存在專業素質偏低、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等問題,影響著民政信息化建設。信息化管理水平較低和民政人員隊伍的素質息息相關,在民政部門工作中,許多民政工作人員的管理水平停留在傳統工作經驗上,對民政信息化的利用率不高,思想觀念和管理水平均跟不上時代發展,使得民政信息化建設陷入困境。